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05期-2014年12月


護理的特權—與長輩共舞之生命觸動

作者:李彩鳳 RN, 嘉義保康長照中心主任   發佈時間:2014-12-01
護理的特權,是可以透過身體的照護,進到長輩的心靈深處;學護理可以從別人身上吸取經驗,運用在自己家人身上。
 
這些年,我回娘家的任務,從當「女兒賊」轉變為「照服員」。回想剛結婚那幾年,每次回娘家就是大吃大喝還順手牽羊,帶回大包小包。但這幾年反過來,我是帶大包小包,吃的、喝的回娘家,尿布、衛生紙、雞精、安素⋯。還有一次,帶了一台烤燈回家,為的是照護臥床多年的父親臀部的褥瘡。
 
從小父親就疼愛我,他的大手總是牽著我的小手去散步;他總是喜歡坐在老舊的藤椅上看三國演義,拍著大腿叫好;他最喜歡看我捧著獎狀跳著回家向他炫耀,然後捏捏我的臉頰說:妳好棒!
 
因著父親的鼓勵,國中畢業後就去讀護校,只因他說:女孩家讀護理好,除了照顧病人,將來還可以照顧家裡的人。他喜歡我認真讀書,護校畢業考上護專那年,照了張捲捲髮的大頭照給他,那時他在台大骨科醫學會當祕書,逢人就誇耀他的漂亮女兒,巴不得哪個醫師能青睞一下,他的女兒就可以做醫師娘了。雖然後來沒嫁給醫師,嫁了個木訥的工程師,但他仍然開心,只要女兒快樂他就放心。
 
不知從何開始,走路健步如飛的父親,步履蹣跚還會停頓,手不自覺的顫抖,講話不清楚,思考緩慢。就近在台大神經科檢查,診斷為:帕金森症。就護理的觀點來看,不是中風,不是重症,吃藥可以控制的,就不是甚麼大病。那段時期我離開了臨床教學全心照護孩子,偶爾打電話回家問候,知道他都有按時回診治療,也都有持續運動的習慣,就安心。殊不知長期照護的日子這才正開始⋯。
 
爸爸生病之前,原本相親相愛的父母,因著爸爸回大陸探親,夫妻關係緊張衝突,剛成家立業的我,看不清上一代的恩恩怨怨,保持距離為上策。過沒幾年,爸爸得病,在家又不小心跌了幾次跤,媽媽心懷不平的照顧著逐漸失能的父親,常常怨嘆,好不容易拉拔四個孩子長大,正是享清福的時候,為何還要照顧傷她心的老伴?老天爺實在不公平!
 
來到人生的中年期,兩個孩子均能獨立自主追尋他們想要的夢想,我也重回護理職場,一邊工作一邊進修,繼續追尋我的護理夢。「老年照護」成為我的首選,我家兩位老人家、婆家也兩位老人家、教會好幾位老人家、社區一群老人家,驚覺台灣真的邁入高齡國家了!?不是文獻的數字,是我周遭深切的體會。
 
上帝恩待我,四年的研究所,探討的是懷舊與老年人生命意義的相關性,藉著訪談其他的老年人,將之運用在自家的長輩身上。
 
這幾年,回娘家除了繼續大吃大喝之外,就是和弟弟一起幫年邁的父親洗澡、陪媽媽聊這一生的勞苦愁煩。我不再逃避上一代的恩恩怨怨,還把女兒一起抓進來聊天,口述歷史對一個家族是非常重要的事,一定要記錄下來。長輩們為了外孫女的作業,真的很認真的回顧,雖然他們的故事我已聽過千百回,但是當女兒發亮的眼神和專注的傾聽,我竟聽到不一樣的故事,原來我父母的生命是如此的精彩,原來我是如此的幸運!
 
護理的特權,是可以透過身體的照護,進到長輩的心靈深處;學護理可以從別人身上吸取經驗,運用在自己家人身上。不僅是與長輩共舞,也可以帶著晚輩起舞,不久的將來,我也會進入老年期,希望我的護理經驗可以幫助其他的老人,一起優雅的伴舞!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