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的三高和三低
作者:劉章田 MD, 外科專科醫師,前恒基和屏基院長、泰北醫療宣教士; 現任紐西蘭教會顧問長老、神學院講師、紐西蘭真愛家庭協會主席。 發佈時間:2014-12-01
護士的三高
一、就業率高
護理專業是就業率非常高的行業,大專生入學選科系時,要專業移民國外時,護士都是各行業中的首選。無論在和平或戰時,護理都是普遍被需要的行業,是個不會被淘汰的行業。從亞當離開伊甸園後,人便需要辛勤工作,有的工作對人幫助很大,如護理行業;有的工作害人不淺,如菸酒行業;有的工作可有可無,如醫美行業。世人以薪酬多少來選工作,基督徒以能否事奉主和服務人來選工作。使徒保羅只看重恩賜,不看重行業。對他而言,能服侍主和服務人的行業,都是好職業,他自己的職業只是織帳棚而已,使徒保羅的偉大之處在他有很多服侍主和服務人的恩賜。不少基督徒把護理工作當成是神的恩召,努力以赴,好好發揮這事奉主和服務人的恩賜。因此護士成為基督徒特別多的行業,容易為主見證的行業。越是容易為主見證的行業,往往越忙碌,越使人失了為主作見證的機會,甚至在忙碌中離開了主。
二、流失率高
全世界人口普遍老化,醫療需要和成本節節高升,政府預算越來越不足,醫院中醫療人員的數目也相對越來越少,這種情況下,護士能成為就業率非常高的行業,最大原因是本身流失率太高,職場上長期需要補充新血。高流失率常見的原因有:頻繁密集的大小夜班,對家庭生活非常不利;要與病人和家屬好好相處非常不易;醫療的失敗常成為心頭上一大壓力⋯等。護士就業率高,流失率也高, 基督徒護士也不例外,極易落入這惡性循環中。要堅持初衷事奉主和服務人非常不易,保羅靠加給他力量的主,凡事都能作,特別是能持守當初的異象,是一個好榜樣。工作的忙碌和疲乏常使我們遠離主,基督徒信靠主的第一步是親近主。工作時如馬大的盡力而為,把病人視為神給的禮物而非重擔;下了班能如馬利亞那樣的安靜在主面前,把靈修變成生活的習慣,才可能有拉撒路一樣美好的復活見證。以斯帖能抓住時機,改變歷史和命運;護士的工作也是種時機,能改變病人一生的歷史和命運,很多人郤把這工作輕易放棄了,殊為可惜。
三、女性比率高
護理行業從業者大多是女性,究其原因,除了鼻祖南丁格爾是女性外,女性的細心、耐性、和溫柔是很合適做這種服侍人的行業。但也有缺點:那些消耗體力的工作,如精神科護理,男護士比較合適;太多的夜班,對家庭生活不利,也是在國外男護士越來越多的原因。年輕的女性護理人員,在婚姻上也會有困難:長期面對一些固定的人群,女性護士人數又遠大於男性的醫療人員,將來能嫁醫師和醫療人員的,比例不高,更有醫療人員怕和同行結婚;護士將來嫁病人或病人家屬的也不多;經常輪班,造成社交範圍窄小,因此護士在各行業中獨身比例偏高。婚姻是神的創造和恩賜,是個人除了信主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有機會時,只要對方是主內的,在其他條件上,如過度東揀西挑的話,容易錯失機會;當然也不應勉強為之,造成一生痛苦;都不行時,做個快樂的單身人也不錯;教會在這方面,教導如有不足之處,可從各地真愛家庭協會得到幫助。
護士的三低
一、成就感低?
病人被醫好了,大多只會感謝醫師;治療如失敗了,往往連護士都被怪罪進去;要照護那麼多病人,感謝的人很少,只要有一點小意外,被告的機會很大;長年從事類似的醫療工作,不容易有所創新等⋯,都是護士覺得成就感不高的原因。這也產生了一堆醫護中間的專業:如麻醉護士、洗腎護士、開刀房護士、助產士等。現代社會中,學歷和專業成為成就的代名詞。基督徒護士的成就感若非來自病人的尊敬、家屬的感謝和同業的讚許⋯等,便和世人沒有什麼差別,會白白浪費恩賜,殊為可惜。對基督徒護士而言,最重要的成就是:在工作中福音被傳開了,在事奉中經歷了神的大能,理論上護士是很容易達到這些成就的行業,唯有這樣,信仰在生活中才能實踐。
二、學術性低?
護理本是一種服務人的行業,為了管理和教學上的需要,越來越多護理人員在本科畢業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歐美大學中的護理碩士和博士課程中,所研究的,多半不是護士工作本身,而是公衛、行政、管理等方面。在打針、發藥、換藥、測量體溫和血壓等實務工作上,如要寫出一堆碩士和博士論文,恐怕不是件易事,就算南丁格爾在世,也未必做得到。一個護士如不願做服務工作,想在象牙塔上一路攀升,應不是南丁格爾女士的原意。基督徒不排斥知識和智慧,所有知識和智慧都在主裡面,如知識和智慧使人對神失去事奉,對人沒有服務,最後會淪為希臘人的傲慢,那便非常可惜,知識和智慧要加上愛心,才能造就人。
三、創業率低?
現今的社會中,不少人看到金錢不是萬能,但又深覺無錢萬萬不能,不少人希望創業成功,理財有方,護士也不例外。不少護士走醫美、保險、化妝品、營養品、醫療器材等行業,加速了臨床護士的流失率。流失到其他行業的護士越來越多,看重事奉人的護士越來越少,是護理專業訓練的浪費。愛慕和錯用金錢,會傷己害人,使金錢成為萬惡之根。不少基督徒排斥愛錢的成功神學,但又不會理財,不但拒絕了很多正當的投資機會,不能為主多賺錢多奉獻,更過度高舉簡單和貧窮的生活模式,殊為可惜。賣最高檔紫色布的女富商呂底亞,保羅並沒有要她去過貧窮的生活,而是勉勵她好好用財富去幫助腓立比教會中有需要的弟兄姐妹,雅各書作者的看見也相同。基督徒去創業如只為賺錢,不願奉獻至為可惜,更會使金錢成為萬惡之根。金錢是中性的東西,看人如何使用它,為主理財有方,成為現代社會中基督徒重要學習的課題,基督徒護士也如此。保羅把世上的成就看為糞土,主在十架說成(就)了,對基督徒而言,真正的成就是完成事奉主、服務人的呼召和託付。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讀者也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無論各式各樣的看法如何,只要合乎聖經真理,能使基督徒護士在事奉主和服務人的神聖工作上,更上一層樓,且榮神益人,就都是好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