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15期-2017年6月


生命教育與靈性護理案例—菜鳥上飛Life Education and Spiritual Care: Case Study of a Rookie Fly

作者:彭瑞卿 RN, 晨光全人關懷協會牧師   發佈時間:2017-06-01
一件藝術品能傳達美與善的意境,之所以感動人,不只感官上獲滿足,更是觸動生命深刻的部分—該部分即「靈性」。南丁格爾說「護理是一門藝術,進行藝術創作,需要全身心付出,精心準備,如同畫家或雕刻家創作藝術作品那樣。由於護理的對象是人,因此我必須說,護理是一門最精細的藝術」(Nightingale, 1860)。聖經說神造人時,將生氣吹在他鼻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創世記2:7)。
「神是靈;所以拜祂的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4:24)。這靈是神本質的實際,不受時空之限制。人因有靈所以會追求屬靈,並尋求與神(或至高者)結合的需求。靈性為人屬靈的本性與內在核心,是天然的部分,滲透個體其他的層面並互相影響。人一生尋求生活滿足、和人生意義與目的,並自我的超越,在每人身上有不同的展現。這些與人各層面的需求息息相關,是人類經歷生命與累積生活經驗的重要基礎。靈性護理的特性是引導病人探討生命的意義與目的;靈性不等於宗教;具有神與人之間的垂直關係,及人與人之間的水平關係;靈性照顧是對生命尊重的態度;和靈對靈的照顧(賴思穎、高美玲,2009)。每個生命都是獨特且有其尊嚴與價值。
談到生命教育的說法,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其詮釋亦不同。「教育」這詞educare意為將你從黑暗帶到光明。另有從你裏面抽出,讓你的潛力變為現實,但那並未實踐。是領受身、心、靈皆能成長,或德、智、體、群、美都能平衡發展的教育。生命會教導我們敏於感知自身以外的實存,包括他人的實存、對群體福祉的關切,才能從每天生活中,一點一滴的邁向成熟的終極境界。另有生命教育是以人之實存為核心,對於人生中可能面對的身心問題、人際互動、道德抉擇、宗教信仰乃至生死等議題,提供可參考的義理思想與解決方法(南華大學生命教育學系網站,2017)。托爾斯泰認為「生命是否有意義」是個實踐的問題。我們將所知、所信的道、神的應許,如何活出於生命生活的層面,以下分享曾於護福事奉的案例,與護理處置:
【情境一】
某姊妹進入職場成為護理新人,面對臨床工作「要快、要精準、不能出錯,問一次就要懂、教一次就要會獨立操作」的挑戰,對許多例行運作尚不熟,忙碌中又東漏西漏;想要用電腦記錄需等待空檔,因醫師和其他護理人員也要用。超時工作又無暇吃中餐,曾經白班到10pm才下班,覺得走不下去了⋯。工作前半年,面對病人病情變化的壓力、學姊的壓力,對臨床技能不熟悉、醫囑看不懂,時間不足累得幾乎都喝流質飲食,每天都想離職、想放棄。面對上班的前一天,常內心充滿焦慮,每二至三天下班後都會一路哭到三重去護福辦公室找秘書長彭姊訴苦。
處置:由工作生活的體驗,及周遭互動中引發心靈焦慮、無助痛苦的靈性困擾,在當今社會的快速、多變、危機情境中,她需更多學習使專業技術變熟練,以提升適應社會的能力。工作中與他人及環境互動的壓力,需以「他人」為中心的和諧關係中彼此扶持;人有健康的靈性才有能量成為被照顧者的幫助,生理上的修復與心理上的平復、靈性上的安和,都需要彼此投入關照。故引導她來到神前受安慰,神與心靈痛悔的人同居(賽57:15),神的話帶著能力,得著祂就得著生命。
【情境二】
每次我哭著來到,彭姊就放下工作陪伴、安慰我,了解我內心的吶喊,陪我一起尋求神,甚至一起流淚禱告,還教我呼求主:「救我今天能順利下班,也祝福與我一起工作的同事與病人⋯」,並引導我明白現狀,為我分析放棄專業身分,對自己現今與將來影響的情境,鼓勵迎向挑戰,透過禱告仰望主,得著不放棄的勇氣與力量,這景況維持一年。我持續參與「護福」團契的生活,禱告也經歷神的安慰,更認識神,得勝環境的考驗,若非「護福」一路陪伴扶持,知道我一定會離開護理界。
處置:她主動尋求「護福」的神職人員給予靈性上的協助,讓「護福」團契成為其靈性資源,我將內心的感動化作真心的關懷迎接她,主動參與他人生命情境而傾向實踐「為他人」的行動;以神的眼光去看陪伴者,不隨便給評價,同理她在壓力下身心俱疲、進退維谷的感受,與她在感通與共融中彼此靈性的互動。以分析幫助她清楚專業生命的意義與目的,使她在迷失中知道何為正確的,但不下命令或替她做決定。透過禱告靜默與自己所信的神有親密的溝通,讓神的靈進入心中,將真實的自己與心中難處並微細的感覺交託給神,強化建立個人與神的堅定關係。
【情境三】
臨床工作三年後,彭姊鼓勵我進修,2008年考上長庚技術學院二技⋯,接著2011年繼續護研所進修⋯。從陪伴我走過最辛苦的菜鳥護士,她一路的鼓勵與肯定,建立我對護理的自信,神帶領我在護理接受裝備與成長,在護福團契我們有專業共同的語言一起扶持,⋯在職場最痛苦時神沒離棄我,每當走不下去時就仰望神、感受祂用慈愛安慰我、要我不放棄因祂陪我一起走。神給我使命,用護理專業去服事需要的人,護理是神給我最美的祝福,我要為主而活。
處置:關懷者需要靈敏虛心地察覺一切心靈的問題,真誠扶持、加油打氣、鼓勵澄清,並建立滿意的人生觀與價值體系,幫助她與神合一能越敞開心領受神的旨意。無論生命教育或靈性護理,都是展現生命質的提升與往前的正能量。夜越深、星光越亮,每當陪伴走過黑暗的日子,照顧者與被照顧者越發的得著成熟的生命與見證的美與善。
 
參考資料
Nightingale, F. (1860). Notes on nursing: What it is andwhat it is not. (p.200). Cited from https://todayinsci.com/N/Nightingale_Florence/NightingaleFlorence-Quotations.htm
南華大學生命教育學系網站http://philos2.nhu.edu.tw/main.php, 2017.4.19.
賴思穎、高美玲(2009)。靈性健康與護理照顧。於高美玲總校閱,靈性護理(pp.115-116)。台北:華杏。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