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11期-2016年6月


在淚水中深記 主耶穌的愛 Fondly Remember the Love of Jesus When Weeping Comes

作者:曾雅玲 RN, 中國醫藥大學護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發佈時間:2016-06-01
經歷人生的轉折點
 
當初答應美玲姊妹邀稿時並不是要寫這個見證。因為生命中得到太多神的恩典了,面對生活與工作難關及困境時,禱告與神的話語常是幫助我度過許多塵世挫折的良方。而屬天智慧也常是讓我在面對屬世困難之際,尤其與人有關時,得以安身立命和處理得當的最佳途徑。隨著年歲增長,時常覺得自己所能掌控的事情越來越少,所幸的是,我們無論悲傷或歡喜時都有神的同在。但是公公驟然離世,讓我改變原本想分享的見證,轉而改以分享這段經歷,藉此紀念我所敬愛的公公。
 
公公在去(2015)年12月5日早上過逝。在此之前他雖有一些慢性病,但一向控制良好。當日他在騎摩托車載朋友參加活動途中感到頭暈,停車後人卻倒下了,緊急送到南投署立醫院時已無心跳。雖然許多人認為83歲算是善終,但他的驟逝還是讓家人和朋友感到十分驚訝與不捨。
 
基督信仰與家庭相互扶持
 
公公在南投長老教會舉行追思告別禮拜,這裡不但是他生前敬拜上帝之處,亦為讀幼稚園時受教導的地方。不過因為家庭信仰的關係,公公當時不是基督徒。婆婆則因為受到父母親信仰的影響,自年輕時即是很虔誠的教友。婚後婆婆和婆家的信仰不同,早年鄉下也少有教會,所以無法像婚前一樣常到教會聚會。不過她仍以行為做見證,盡力事奉公婆和照顧好家庭,也是一個好老師。仍不時地讀經、禱告,鼓勵子女信主。公婆過逝後,婆婆恢復聚會,子女在婆婆導引下皆於成年後受洗。惟有公公因為過去家庭信仰的關係,很少到教會。不過他從未干涉、也不阻撓婆婆和子女的信仰。十年前終於在婆婆長年禱告下,也受洗為神的兒女。
 
公公大學畢業於東吳法律系,因為是長子,完成大學學業後即選擇返回故里於名間國中任教,以便就近照顧父母,也為家鄉作育英才。未料返鄉不久後父親辭世,他毅然地承擔起撫養弟妹的重擔,兩位弟妹的學費和生活費皆由他一肩扛起。當時教師薪水微薄而不足以支應全家開支,為了增加收入就和婆婆一起種香蕉。利用傍晚學校下課後、星期六下午及星期天照顧香蕉園,期望能多點收入來補貼家用。不管颳風或下雨,就算是颱風天都要下田。公公認真打拼加上當年香蕉外銷日本的價格不錯,十年下來順利讓兩位弟妹完成學業,一位成為外科醫師,另一位則成為牙醫師。
 
作育英才廣結善緣
 
除了疼愛家人,公公也是一位克盡職責的好老師。擔任教務主任期間與學校同事齊心努力、共同輔導學生,曾經創下名間國中畢業生升學率的最高紀錄,當時考上第一志願的學生高達四十多位,超越許多都市的明星學校,為鄉里作育英才不遺餘力。此外,他真誠對待朋友,名間山上很多果農和茶農都是他的老朋友。退休後農忙時,他經常上山幫忙收成和運送,閒暇時他也上山當運動,找朋友泡茶、談天,天南地北、國家大事無所不談。因此公公的離去,讓許多人感到不捨。我在子女紀念公公的追思文中,以「一位じんかくしゃ」為題,說明公公是人格高尚的君子,一生淡泊名利,是所謂的人格者。
 
我身為媳婦更是從公婆身上感受到神的愛。婚後公婆從未以傳統與世俗的標準來衡量與要求我,反而以最大的包容與關愛,真心對待我這一個非典型的兒媳婦。這世間,大部分人都能夠努力栽培自己的孩子成材,卻少有人願意讓別人的女兒成器,特別是媳婦。公公婆婆不僅從未要求我待在家裡相夫教子,當個傳統的醫師娘,反而全力支持我持續進修,並提供實質協助,幫我照顧好家庭,讓我無後顧之憂。他們非常鼓勵我在護理教育工作上持續發展,致力將所學貢獻於國家社會。而我自己來自非基督家庭,但因為在他們身上看到基督的愛,所以婚後也歸入主的名下,親嚐主恩。
 
這是神的祝福
 
去年11月21日感恩節那天,不管是在南部或北部的所有子女當日都一起回來,與公婆度過溫馨美好的半天。現在回想起來,這真是神美好的安排。雖然公公驟然離世,確實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但是在淚水中我們仍然深記主耶穌的愛。主讓公公在毫無病痛的情況下回到天家,這就是神給我們最大的祝福。而且我們有盼望,終有一天我們家人都能夠在天國相聚,一起享受上帝的眷顧,並經歷祂永遠長存的慈愛。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