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17期-2017年12月


亦是僱傭、亦是同工—外籍家庭看護An Employee, but also a Co-Worker: Foreign Family Caregiver

作者:李薇莉 RN, 弘光科技大學學士後護理系暨護理科副教授   發佈時間:2017-12-01
外籍看護在台灣的興起
 
台灣於民國82年正式步入高齡化社會,民國81年開放社福類外籍看護工入台參與相關照顧。在社區的街道上,曾幾何時有更多失能的老人家出家門來活動,與人群或住家附近環境互動呢?身旁陪同的,推動輪椅的大多是家庭外籍看護(foreign family-caretaker)。在醫院病床邊亦屢見,主要照顧者由原先的家屬轉換成家庭外籍看護,執行各項照顧內容的改變,甚至在醫師巡房時也由他們向照護小組反應,或代言病人的需求,促使病人獲得即時的幫助。家庭成員因而透過照顧角色的轉變,獲得分擔原有照顧工作的壓力與負荷。由上所述,可見國內家庭外籍看護對穩定個案健康或維持個案接受長期照護品質的重要性;然而,家庭外籍看護能夠滿足個案時刻的健康需求,其承受身心勞碌與照顧負擔之程度也是可預期的大。
 
外籍看護的角色與照顧負荷
 
雖然護理專業倡導全人照顧與納入家庭主要照顧者的概念已數十年,持續致力於照顧者的技能、身心調適與喘息等相關措施,並隨國家實行長照計畫2.0提供從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住宿式照顧之多元連續服務,逐漸建立照顧型社區,達到同時顧及長期照顧個案需求與提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然而,針對家庭外籍看護角色與其照顧負荷的部分,往往會因家庭外籍看護被視為是與個案一體,即受雇於家庭,便順理成章地會提供個案所需要的照顧,尤其在現況縮短留院日數與緊湊的臨床業務中,護理人員多無暇顧及家庭外籍的照顧負荷或其擁有多少的照顧準備度。因此,筆者透過以關鍵字「外籍看護」、「外籍看護工作滿意度」、「外籍看護雇主滿意度」等搜尋國內相關文獻,再對照個人接觸家庭外籍看護的經驗,分享幾個想法。
 
照顧者角色的盡頭 VS 新替換照顧者間的謀合
 
當家人因疾病或功能缺失需要長期照顧時,多數人會先由家庭成員間努力調整生活作息,以承擔照顧責任,因此,考慮聘任家庭外籍看護時往往是個人或家庭已面臨筋疲力盡的極限狀態,家庭外籍看護被期待是替換成隨伺床旁的角色,更受期望於承擔所有的工作內容。然而,多個學者提到六成以上家庭外籍看護來台前非從事相關照護工作;近五成者來台前未接受訓練時數,或甚至來台後才開始由照護過程中學習。可想而知,受照顧者、家屬與家庭外籍看護於初期接觸階段相互間都面臨在語言與文化隔閡、照顧工作的定位、與薄弱的信任感各方面的挑戰。
在語言與文化隔閡上,我當時優先選擇能以英語溝通並具有基督信仰的菲籍家庭外籍看護。藉著有共通的聖經與禱告的實行,我們總可以利用一週內1-2次一同讀聖經後,再來與看護姊妹交談工作上的困難與適應的程度,並視情況作必要的調整,逐漸地建立共同照顧的作息表。當時由於我照顧重症的孩子已經明顯有照顧者角色緊張(Caregiver Role Strain)的情形,身心的疲憊和信心的軟弱使我幾乎臥倒,然而卻因神奇妙的調度,讓看護姊妹在家中成為幫助者,成為我患難中的祝福。
照顧工作的定位上,因公公需要完全依賴型照顧,我們選中一位曾來台照顧老人家的印尼籍家庭外籍看護,經諮詢開設護理之家的負責人同學,建議看護來台後先到其護理之家由資深護理師訓練一週後才開始照顧工作,經過示教/回示教、監督與討論後,倒也能勝任工作。值得一提是,因為24小時的完全依賴型床邊照顧的工作與負荷,我們都是與看護事先共同商討持續工作的天數與休假安排或例假日額外的薪資等,一面讓她能安心、有機會抒發,相互地,她也能盡心工作。
2011-2016年間的文獻多提到家庭外籍看護最主要的壓力來自於常被罵、環境受限、身心疲勞與經濟負擔等,又面臨孤獨無依感,常出現生理症狀或憂鬱、自戕,甚至逃跑或傷害人等不幸後果,更造成受照顧者、家屬與家庭外籍看護三方不利的衝擊。當看護的工作表現不如人意時,一味的責難多數只能抒發雇主自己的挫折情緒與不安,擔心不適任的可能性,卻對解決問題本身的效益有限;這時背後的代禱是我的動力,後藉著討論,並將公公的反應記錄下來,更有利於相互瞭解與討論對策。
 
外籍看護成為家中彼此相互的祝福
 
家人曾多次因病情反覆緊急入院治療,家庭外籍看護有更多機會替代我們隨伺病床旁。我們雙方學習利用更多方式能互通家人的情形,如line群組、短片錄影、錄音,也利用google翻譯即時瞭解看護所寫印文的意思。下班後,我們再到病床前交談,一面讓看護安心,也更讓我們盡心,如此更印證,外籍看護不只是勞務工作的提供者,更鞏固家庭成員與受照顧家人間的連繫,成為我們在照顧時間與人力限制下的最重要的幫助。聖經中,舊約利未記19:34:「和你們同居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做過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神的話確實啟示出我們要愛外人,特別是外籍家庭看護在有限的期間與我們同居,更顯明神對我們的祝福。希伯來書13:2:「不可忘記用愛接待客旅;因為有人藉此不知不覺的款待了天使。」進一步說到信心之父亞伯拉罕也因用愛接待客旅,不知不覺就接待了神的使者,這是何等的恩!對於外籍家庭看護受雇於家庭中,以弗所書6:9:「作主人的,也要同樣待奴僕,放棄威嚇,知道他們和你們的主人,乃是在諸天之上,祂並不偏待人」,教導我們公平的對待外籍家庭看護,就如神也是這樣待我們一樣。願我們在這樣的情境裡也能學習領略神的帶領並在環境中更認識祂。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