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17期-2017年12月


建立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Establish Family-Centered Care

作者:于金堂 台中慕義堂主任牧師   發佈時間:2017-12-01
當主編邀筆者參與本期「建立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寫作時,我心中首先想到的是,這個觀念合乎聖經的價值觀和倫理觀嗎? 因為筆者是一位牧師,根據聖經重視家庭的價值觀,一直以來很有把握且努力的以「建立健康的家庭作為建立健康教會的方向」,曾在教會主日崇拜中高喊「建立家庭就是建立教會」的口號,來激勵基督徒們看重自己的家庭建造,但是「照護」的功能也可以以「家庭」為中心來運作嗎?
我對「照護」的直覺是這個領域是「醫護」的專業,普通家庭恐難為之。筆者的第二個問題,假如「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 」是上帝肯定的方向,那麼,這個「家庭」要有多麼強壯?才有「照護」的實力啊,理想雖好,但談何容易啊!以上,激發我想到第三個問題,假如我們期待每個家庭都要有照護的實力,教會現在能夠做什麼?好幫助這個理想能實現。
 
一、 聖經支持「 建立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觀嗎?
 
聖經提摩太前書第五章18節明確的說:「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看顧親屬和看顧自己家裡的人肯定是上帝喜悅我們去作的。這段聖經教訓的背景是使徒保羅教導正在牧養教會的牧者提摩太,教會要照顧真正無依無靠的寡婦,另一方面,提摩太前書5章4節說:「寡婦有兒女,或有孫子孫女,便叫他們現在自己家中學著行孝,報答親恩,因為這在上帝面前是可悅納的。」這裡就積極的指出基督教倫理是鼓勵每個人都當孝敬父母,奉養長輩,讓老有所終。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是上帝十分肯定的價值觀,應是基督徒和社會努力建造家庭的方向,也應是醫護界可努力的方向。
 
二、 家庭要有多強壯?才可以有實力完成照護家人的工作
 
坦白說,當筆者看到「照護 」這兩個字的時候,湧上心頭的是我個人去探望許多重病親友的痛苦感受,直覺「照護」病人真的是屬於醫院中醫師和護理師的專業工作,普通家庭是沒有能力和專業來照顧有病痛的家人的。但在我細細的回想最近的經歷後,我發現有好多例子正是「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模式在實行照顧家人的生活。
我們教會有位林弟兄,他最近十年在自己的家中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和患癌症末期的妻子離世,頭八年他和妻子兒子一同照顧年邁患病的父母,他們也請了一位印尼女士來協助,他們家原是三樓透天厝,但為了照顧父母將一樓客廳改變為父母的臥室,安置了兩張可調睡姿活動的醫療床 ,他和妻子雖然必須常跑醫院,但大部份的時候他們是以自己家為中心照護雙親渡過身體最衰弱的階段,偶而我去他們家探望,看見老人家雖身體不舒服,但因有家人在旁照顧,可感受到他們並不孤單,也仍有幸福的心情!
雖然林弟兄父母相繼離世,不久,他的妻子卻罹癌,他又開始和兒子照顧他妻子,他們夫妻就分別睡在兩張父母留下的醫療用床,以方便照顧,他們也就在兩床之間擺桌用餐,我去探望他們時,常遇到林弟兄鼓勵妻子的談話和餵藥,擦拭妻子的床墊等細膩的對待。筆者思想林弟兄對家人的照護時,發現上帝給家人的「親情和愛」是最強壯的力量,雖然照顧病人會令人「抓狂」而失去耐心,「親情和愛」的力量也會因消耗過度而減弱,但親情和愛的力量總是會在親人有需要時再度上升,再度被激發。筆者從這個家庭的例子推論:「有親情和愛」的家庭,就是強壯到足以「以家為中心的照護」的家。
也發現,一個家庭的「經濟能力」是我們能在家中好好照顧親人的第二個重要條件,聘請印尼女士,更新家庭設備,購買醫療用品等,都是超過一般生活的額外花費。第三個強壯力量就是「社會友愛的支援力量」,優質的醫院醫療幫助,方便的護理支援,親友鄰居和教會的關懷鼓勵都是支援「以家為中心的照護」力量。
 
三、 教會現在能做什麼?以實現「以家為中心的照護」的理想
 
筆者在牧養教會的生活中,也有遇過家人彼此關係已很不好的家庭,上帝給他們的親情和愛已經消耗殆盡,或是因為自私的因素,造成親人之間重大的傷害,以致於一個原本好好的家,已沒有親情和愛的關係,家已不成家了,是令人難過和遺憾的狀況。但這的確是會發生在一般家庭中,當筆者目睹一個家人,他手裡正做著照顧家人的事情,但是同時他口裡卻滿是污穢的言語,嫌棄的憎惡,這真是一個令人難過的情景,希望這事不會發生在任何一個家庭中。
所以,教會在這忙碌、自私、追求成就、疏離感很重的時代,要更積極的尊崇上帝,和上帝對家庭看重的倫理價值觀,鼓勵弟兄姊妹跟隨主耶穌基督愛的腳蹤,祈求聖靈引導教會透過各種機會和活動促進家庭親情關係,並督促所有的弟兄姊妹在家庭的生活中要彼此珍惜愛護。家人彼此之間若有傷害和仇恨,也要趁早尋求上帝在基督裡給我們的饒恕恩典,並應用在彼此的關係中,積極的培育基督徒家庭中因主耶穌基督的恩典而有的深度親密感,深度的歸屬感,建立深度的「親情和愛的關係」。
有一位大專生,他原本非常憎恨他的父親,因為他的父親極深的傷害了他的母親,在他母親過世後,這位大專生就完全以冷漠和疏離對待他的父親,可以想見,若這種關係持續下去沒有改變,結果就是他將無法在他父親年老或是生病的時候照顧他的父親,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親情和愛的能力,感謝上帝!這位年輕人後來有教會的弟兄關心他,把上帝在基督裡拯救人的好消息傳給他,他信靠了主耶穌,生命得到了改變,後來他決定用耶穌饒恕他的愛去饒恕他的父親,跟他的父親恢復父子親密關係,他告訴我,他甚至已能和他父親一起跳舞了(他的父親曾是舞蹈老師),就他上一次跟我談到他的父親,他已將他年老的父親邀請回他的家一起住,他和妻子決定要照顧他父親的晚年生活。
我相信他將可以“以家為中心,來照護他的父親”,我們可以滿有信心的期待上帝透過教會,幫助成全成就更多這樣的弟兄姊妹,讓更多家庭在家人有困難時可以“以家為中心的照護彼此”。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