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堅守紀律 Be Brave to Stick with the Disciplines
作者:林明珍 RN, 前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學系助理教授 發佈時間:2016-09-01
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來12:6)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來12:11)
在大學護理學院任教的Johanson博士撰寫了一篇“Dare to Discipline"教學經驗文章,她訴說自己樂觀開朗且享受教學,但糾正學生讓她深覺挑戰,通常扮演黑臉時會使用三明治法,在指出學生的錯誤前後會給予肯定與鼓勵,對於這種會讓雙方不愉快的經驗她儘量避免。有一次監考一個大班級的藥理學考試,來回巡視時發現有一學生藏匿小抄,她猶豫是否舉發?最後經確認作弊後,她在掙扎不安的心境下沒收了考卷並送交系上,一方面會擔心學生的面子與前途,另一方面也考量到紀律的維護;後來聖經的話安慰她「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來12:11)。管教學生雖然不是她所喜歡的,但是紀律的維護是主所喜悅的。平安只有在公平正義的情況下才能獲得;因受管教而覺受苦,並不是神的目的,神的心意乃是要我們藉經歷苦難而得益處,使生命長進,在聖潔上有份。
洪蘭教授在《理所當為:成就公平正義的社會》一書中談到德行:知識不停的在更新,教條不斷的被推翻,只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寶藏。對於教育,她堅持:文明社會應該盡量讓生命是一場公平的競爭,而教育的責任在確保公平正義的實踐。
許多教倫理的老師喜歡引用下面這個例子:一塊草地可放牧一萬頭羊,若放牧羊的數目超過一萬兩千頭,草地便會因使用過度而消失。因此擁有羊的十個牧人便約定(倫理),每人放牧羊的數目不得超過一千頭,讓草地可有喘息的空間。但其中的一個牧人,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且看到草地還有可增加放牧的空間,私下把放牧羊的數目增加到一千兩百頭,認為只增加兩百頭,對草地影響不大(不講倫理)。第二個牧人看到第一個牧人收入增加,又沒有人制止,也跟著增加三百頭羊。結果每個牧人都跟著這樣做,甚至增加更多,草地在牧羊的數目超過一萬兩千頭下就消失了,所有的牧人都無法再牧羊了(郭,無日期)。上述例子說明大家不遵守紀律的後果。
記得在醫院工作的某一天,院長把我叫進辦公室,手上拿著一封信,對我說上面有人來關切,想讓一位護士不用輪夜班,我告訴院長,「因護理人力有限,護理部除了負責管理的大小行政主管須正常上班外,沒有人不輪夜班,這是大家共同建立並昭告周知的制度,若有人無適當理由而違背制度,反而容易讓她成為眾矢之的;原本可能是長輩關說的好意,但不一定是該護理人員的本意。」院長聽了回答:「太好了!我可以放心回覆上面,護理部有好制度,幫我擋掉許多不必要的壓力;我支持妳們,就這麼辦。」那次的經驗讓我銘感在心,遇到了尊重支持原則的明理院長,也是神的恩典。
有一年,我在心靈雞湯看到一篇「手拿玫瑰花的婦人」讓我印象深刻,那位百老匯的女演員,幫一位被車窗內奧客捉弄而慌張的報童追回他賣報的錢,用親切的話對他說:「你千萬不要因為被那壞人欺負而懷恨所有的人喔!要記得世界上不都像那人那般壞心腸;要知道大部分的人都像你跟我一樣心地良善。不要忘記,我們要常作合宜的事,因為上帝是仁慈與公義的。」她對真理的堅持與具體行動,影響了報童的一生。我也深深謹記“這種人"和“那種人"的不同,我們是天父的兒女,在不良的環境中,更要扮好合神心意“這種人"的角色。
因著教育部實施大學教師評鑑制度,學生們被要求在期中考、期末考前上網為授課老師評分,有些老師怕學生評低分而不敢要求、反而討好學生。感謝主!系上護理老師半數信主,也多半堅持該有的原則,歷年下來,學生給的評分也都能維持在中上,相信學生會看懂老師們的認真與用心。
在要求紀律之前必須先建立紀律,曾經有一位老師因進修忙碌而請辭班級導師,主任說這班紀律不太好,詢問我是否願意接任;在初接開學第一次班會時選班級幹部,沒有人舉手提名、也沒有人自願服務,同學似乎避之唯恐不及,並說以往都是翻書決定,翻到的號碼是誰的座號就出來擔任幹部。這種無期望、任憑式的風氣實不可長,相信好的班風會帶來良性循環,不良的風氣會像破窗效應般每況愈下;我想為班上建立制度,請大家輪流上台自我介紹,介紹內容包含「姓名、特質、對自我的期望、對班上的期望,以及自己可以為班上做些什麼?」,藉著先凝聚共識再來建立紀律。我在上課、作業要求、監考和帶實習時,也會先建立制度、講明原則,看重公平、也要求誠實負責,學生們多半樂於遵守,我可以體會到,大家對公平正義環境的愛護與支持;自己也在一次次不容易的情境中得激勵而繼續堅持。我相信最高紀律來自於神,求主幫助我們在各種團體、場合、都能堅守紀律合祂心意,盼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能彼此勉勵相互支持,看到神的名與道被大大彰顯。
參考資料
洪蘭(2011).理所當為―成就公平正義的社會‧台北:遠流出版社。
郭英調(無日期).人體試驗委員會審查的特殊性―如何透過審查來保護受試者.取自www.jirb.org.tw/Download/Download.aspx?ID=384
Simon看世界部落格(2010,1月).手拿玫瑰花的婦人.取自http://simon1287.pixnet.net/blog/post/4158326-%E6%89%8B%E6%8B%BF%E7%8E%AB%E7%91%B0%E8%8A%B1%E7%9A%84%E5%A9%A6%E4%BA%BA
Johanson, L. (2012). Dare to Discipline. Journal of Christian Nursing Journal, 29(4),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