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12期-2016年9月


【回應】勇於教導紀律 Be Brave to Teach the Disciplines

作者:廖珍娟 RN,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教授兼主任、所長   發佈時間:2016-09-01
讀完Dr. Linda Johanson的Dare to Discipline有很深的感受,身為護理老師,相信是神的呼召,讓我成為一位老師,除了彰顯神的榮耀,傳揚神的福音之外,很重要的是將神聖潔的價值觀帶給學生。然而,對於管教學生,卻讓教師們感到畏懼,常常擔心自己的管教是學生所不悅的,擔心可能會傷害到學生,而往往就退縮了。現今社會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多半孩子是在寵愛中成長,管教會讓孩子面對挫折與承受愁苦。管教學生的確不是老師們所喜歡的事,害怕產生如希伯來書12章11節中所述「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等情緒,然而「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林明珍老師看重「紀律的維護是主所喜悅的。平安只有在公平正義的情況下才能獲得;因受管教而覺得受苦,並不是神的目的,神的心意乃是要我們藉經歷苦難而得益處,使生命長進,在聖潔上有份。」這些話道出了神真正的旨意與目的。
 
我們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文化與社會習俗常會影響我們的價值觀與態度。中國人是聰明的民族,但喜愛運用小聰明,卻忽略依據規定及紀律行事,有時僥倖未被發現,卻自認為得到好處,而得意洋洋。事實上,人做了什麼事,神都知道,祂藉著各樣機會來提醒我們,讓我們察覺神的心意。希伯來書12章16節說到:「因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當我們遠離神,被社會的價值觀帶著走時,就很難遵守神的話,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而忘了維護紀律的重要。當我們與神親近,活在聖靈的引導中,充滿神聖潔的價值觀時,我們不需要別人督促,自然而然的行事為人就能堅守公平正義,進而藉由公義態度的身教來影響孩子教導學生,這才是更有意義的教育。
 
林明珍老師在文中提到洪蘭教授書中的話:「知識不停的更新,教條不斷的被推翻,只有正確的價值和人生觀,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寶藏」,其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值得我們深思。現今的父母或老師,擔心孩子無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站穩腳步,要孩子學這個才藝,學那項技能,卻忽略應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在面臨抉擇時能傾向公平和正義,能夠遵守紀律,尋求真理,不貪圖一時之小利或投機取巧,避免違背紀律,而釀成對己對人的傷害。
 
教師除了勇於指出學生的錯誤外,另外就是藉由身教,教師本身能勇於堅守紀律,來影響學生,給學生正確及聖潔的價值觀,這些比僅教導學生知識及技能都更為重要。論道管教,箴言15章32節說:「棄絕管教的,輕看自己的生命;聽從責備的卻得智慧。」
 
記得當年在撰寫博士論文,分析研究資料時,一次又一次求證資料的正確與分析方法的適當性,與指導教授討論之後,才確認正確的分析方法,指導教授總是要求我把錯誤的分析結果丟棄,將正確的結果呈現出來,當時覺得花這麼多時間所做出的結果,很捨不得丟棄,但指導教授會說這些是垃圾,不管努力多久的時間,還是要捨棄,學術研究就是要追求真善美。
 
有一次帶學生實習,發現有學生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剛開始猶豫該不該糾正她,經考慮之後決定將作業退回,並告訴她這是違反規定的,請同學重寫。同學起初覺得抄襲他人作業沒什麼,但經過老師嚴格執行規定,學生就能明白這件事是不允許再犯的。另一個經歷是本學期內外科護理學,有個學生考試不及格,學生要求能有補考的機會,依照規定給予補考,補考前老師一再叮嚀要好好準備,不及格就會重修了,學生也表示會認真準備,結果補考完畢,成績還是不及格,雖然只是差幾分,學生沒辦法接受這個事實,不斷的要求老師再給予她補考的機會,或者加分及格通過,為了紀律規範,老師堅守公平正義的原則。這是一件挫折受傷的事,但學生應共同遵守學習的紀律,藉著重修讓同學能深切體會這個管教,雖有愁苦,但相信未來卻能結出專業成長的果子。
 
參考資料
 
洪蘭(2011).理所當為―成就公平正義的社會.台北:遠流出版社。
Johanson, L. (2012). Dare to discipline. Journal of Christian Nursing, 29(4), 249.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