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13期-2016年12月


0206震災—成大醫院的救護經驗分享 The Earthquake on Feb. 6, 2016: Sharing of the First Aid Experience in th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Hospital

作者:許惠珠 RN, 成大附設醫院護理部督導   發佈時間:2016-12-01
適逢中國人最重視節日之一的春節,在南臺灣卻發生了6.4級大地震。成大醫院責無旁貸地投入災難的救護,在這次的經歷中,我看見了成大人的友愛、自動自發與團結,在此分享筆者覺得做得好及感動的地方:
 
一、立即成立「緊急應變指揮中心」
 
結合醫療、行政及資訊等部門,於地震發生後3小時即成立;指揮中心內設置了網路、電腦、通訊等設備,建立完備之醫護人力、物資的資料,讓支援調度更有時效性,幫助第一線的醫療人員無後顧之憂的全力投入救治傷者。為了讓留守在緊急應變中心的人員得以掌握救災現場的狀況,於應變中心架設線上電視,讓大家可以看到電視台SNG的連線,達到適時調度及掌握。
 
二、組成金三角團隊
 
災害發生,搶救傷者是第一要務,但對震災受災者及家屬之關懷支持也須適時介入;所以結合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成立了金三角團隊,每天在醫院、現場關懷患者及家屬以提供心理創傷救援,並依其需求整合轉介、提供心理復健等,給予持續性、全方位的照護支持。團隊定期討論溝通訊息以落實「一患者一個管」,讓關愛持續,但同一患者不會被重複詢問相同的問題。結合網路資源編寫「關懷懶人包」,放置網路提供大家使用,以鼓勵民眾參與關懷行動。運用簡易的健康量表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邀請精神科醫師加入團隊,適時轉介醫療處置,以期身心達到安適的狀態。
 
三、單一窗口執行捐贈物資管理
 
院方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全台送來的各類物資,為了讓物資充分的運用,沒有任何的浪費,指定社工室為統一窗口,醫療物資均妥善歸類,分送救援現場、醫院加護病房或一般病房使用。第一線的醫療人員若有任何缺少的物資,可以經由電話、網路通訊系統隨時與指揮中心連絡,以便能在最有效的時間內得到補給。
 
四、救災人員、醫療人員的關懷
 
在救災工作告一段落時,由精神部團隊舉辦多場次的舒壓團體,邀請救災的工作人員參加,透過有共同經驗人員的分享,使情緒得以抒發,也能得到經驗的整合及對工作的建議。
 
五、關懷醫療人員的子女
 
春節期間因醫療人員投入救災,讓孩子經歷一個極為不同的春節。為了試著將災害對其所帶來的震撼記憶,注入正面能量,護理部、精神部及成大行為醫學研究所共同舉辦了「我長大!歡欣祝福派對」親子活動,透過團康、說故事、親子活動等,讓家庭成員凝聚彼此的愛,了解到情感的力量,可以幫助人們度過任何災難。
 
我們都不希望有災難發生,但發生時,如何有效率的整合資源採取行動,是可以學習的,希望透過經驗的分享,可以更有策略的面對。(本文參考成功大學新聞中心資料,2016年5月28日於全國基督徒護理人員聯合禱告會分享)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