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是神智慧的教導,眾姊妹弟兄,特別是護理專業中的肢體,當我們談護理關懷(nursingcare)、關懷能力(caring competence)、關懷照護行為(caring behavior)時,無法忽略聖經的啟示與教導,本文將接續分享聖經的「信實」及信實在護理關懷的意義與應用。
聖經中「信實」所使用的英文有faithfulness、faithful、the faithful。Faithfulness 原意做loyalty(忠實)、fidelity(忠誠)、constancy(堅貞、恆永不變)解釋。faithful 則作守信的、忠實的、信仰堅定的、正確的、可靠的解釋。聖經「信實」有關的經文有20多節,分別出現在申命記、詩篇、以賽亞書、馬太福音、哥林多前書和後書、加拉太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和後書、希伯來書、彼得前書、與約翰一書,當中以詩篇對信實的教導最多。可歸結出三點精要:
一、信實是恆久穩固的神性、是神權柄能力的基石
最早提到信實的經文在申命記7:9說「耶和華你的神,他是神,是信實的神;向愛他守他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NIV】Know thereforethat the Lord your God is God; he is the faithful God,keeping his covenant of love to a thousand generationsof those who love him and keep his commandments。
接著在12、14、15節提到「如果你們聽從這些典章,並且謹守遵行這一切,耶和華你的 神就必照著他向你的列祖所起的誓,向你守約並且施慈愛」、「你必蒙福勝過萬民」、「耶和華必使一切的病症離開你;你所知道埃及各樣的惡疾,他不加在你身上⋯」。
這段經文是神透過摩西,與即將進入應許迦南美地的第二代以色列人的立約與教導,首次說自己是信實的神,必賜福給順服神旨意、遵從神律法、愛神守誡的百姓,並施行慈愛直到萬代。這個章節神也提醒第二代的以色列人要牢記聖潔子民的本分,不要與世界妥協,要在世上過分別為聖的生活。事實上,申命記7:9也提到神「向恨他的人當面報應他們,將他們滅絕,決不遲延」。這起因於第一代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因信心軟弱、違背神命令、發怨言、怨恨神想滅絕他們,最後引神發怒,而離棄他們,收回應許「命其必不得進入應許之地」而重回到曠野直到終老。神必對愛祂、守誡命的施慈愛直到萬代,對背棄者也可能收回應許,這就是神的信實。且神的信實是堅立於天上(詩89:2)、遍及穹蒼(詩36:5),直到萬代(詩100:5),並按此信實審判萬民(詩96:13)。因此,神恆久穩固的誠信,被認定是其行使權柄與能力的根基(賽11:5、來10:23)。
二、神的信實常與慈愛相伴行
聖經也告訴我們,神的信實總是與慈愛、憐憫相伴行。神讓獨子與我們一同在窮苦中受苦,道成肉身的耶穌與神真實的明白他世上兒女的軟弱。因此,神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9)。神時時憐憫他兒女的過犯、讓我們不至於因一時的疏忽而一生曠野,祂總會在兒女認罪悔改時再給予機會,祂必不將他的慈愛全然收回,也必不叫祂的信實廢棄(詩89:33)。總是賜下平安、保守我們,並且信實的堅固我們,保護我們脫離兇惡(帖後3:3)。還有,神總是為我們量設我們所能受的試探。信實的神,必不叫我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我們開一條出路,叫我們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這是神兒女才能享有的上及諸天的慈愛與信實(詩36:5)。
三、信實是聖靈所結的果子
聖經應許“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是聖靈所結的9種果子(加5:22-26),神兒女的生命因此獲完全建造,使其不會按個人生命裡本性或肉體私慾而肆意生活著,但這是與神同在才得有的聖靈果子,基督徒不一定都能得著。「以馬內利」的耶穌,也是因著神與他同在,他才有力量與能力去服侍人、甚而擔當我們的過犯受死。單靠我們自己要擁有與神、耶穌一般的信實是不可能的,唯有聖靈在我們生命中運行,才能展現護理關懷的能力;因此,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聖經加拉太書這章應許我們,無論我們的處境如何,神都會幫助我們,只要我們常與神同在、接受聖靈的管理,神的信實就會進入我們的生命。
四、護理關懷與信實
護理關懷是職業取向的關懷,可能源自如對待家人親屬的主動關懷,也可能是被動的對服務對象或團隊工作展現關懷。但不論關懷行為起因動機是主動或者被動,關懷就是護理專業人員的核心能力,更是被要求與期待的倫理規範。白話的說,當一位護理師執行業務過程中無法展現關懷或有不適切的關懷時,不只代表她專業能力不足、也表示她是位不道德的護理人員,老實說很沉重。人總有低潮、不順、難過哀傷、缺乏動力的負面情緒,但執行護理業務時專業的期待是∼我們必須時刻展現熱忱關懷或快速的恢復情緒能量,著實不容易。然而,因著神的信實總是與慈愛相伴,若我們覺察過犯,認自己的罪,信實公義的主,必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的不義,不因一時的疏忽而終生曠野。因此,神的守約、施慈愛,是屬天對護理肢體的極大憐憫,這來自神的關懷填補滿足護理肢體的自我關懷需要,能重燃關懷服務的熱忱與能量。
而當我們持續關懷或進行更深入生命核心的靈性關懷(spiritual care)時,將觸及病患生命深處的痛苦,可能會出現悲憫疲憊(compassion fatigue)現象。悲憫疲憊是指在幫助創傷個案過程中,因為同理心與同情的投入,導致助人護士的心思受創傷而產生焦慮、內心痛苦、疲憊、情緒崩潰感或類創傷症候群症狀,甚至嚴重影響專業表現或因耗竭而離職。因其發生與關懷行使有關,故有學者稱之為關懷的代價(Boyle, 2015)。護理師被認為是最容易發生悲憫疲憊的高危險群之一,因為職業常須站第一線面對及處理病人痛苦、創傷、死亡,這種長期暴露易累積心理衝擊與壓力(van Mol,Kompanje, Benoit, Bakker, & Nijkamp, 2015)。可喜的是靈性健康可減少專業耗竭,可幫助護理師面對工作中的心理衝擊與壓力,產生較多正向能量或滿足感。
聖經中,「以馬內利」的基督,也是靠著神的同在,才有力量和能力去服侍人。「信實」是聖靈所結的果子,聖經應許無論今日我們處境如何,只要常與神同在、接受聖靈工作,神的信實就會進入我們生命,帶來神的權柄與能力,結出更多聖靈果子,茁壯我們的靈性健康,幫助主內護理肢體克服疲憊,不必付出關懷代價。此外,也因著我們對主的信,形塑出意義與價值,而自然流露出內心更多的主動關懷。護理專業若常常與基督信仰連結,將有助於護理關懷實踐(尉遲淦,2014),護理必被高舉,誠如詩篇89篇24節所記「只是我的信實、和我的慈愛,要與他同在。因我的名,他的角必被高舉。」
參考資料
尉遲淦(2014).基督宗教的靈性關懷.Spiritual Careof Christianity.輔英通識教育學刊,1,35-50。
Boyle, D. A. (2015). Compassion fatigue: The cost ofcaring. Nursing, 45(7), 48-51. doi:10.1097/01.NURSE.0000461857.48809.a1
van Mol, M. M., Kompanje, E. J., Benoit, D. D., Bakker,J., & Nijkamp, M. D. (2015). The Prevalence ofCompassion Fatigue and Burnout among HealthcareProfessional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ASystematic Review. PLoS One, 10(8), e0136955.doi:10.1371/journal.pone.0136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