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孤單的感受。無論我們是年輕或年老,富有或貧窮,單身或已婚,我們都有感到孤單的時候。即便是耶穌也一樣。當耶穌要求門徒們在客西馬尼園與祂一起警醒片刻時,但門徒們卻睡著了(太26:40);耶穌在被釘十字架時喊出:「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太27:46);這些時刻,耶穌必定也覺得十分孤單。孤單是人類共有的經驗,無人能倖免。孤單的經驗對我們而言,其實並不孤單。
身為人類,我們需要他人。上帝知道亞當自己會覺得孤單,所以創造了夏娃成為他的伴侶。人類的本質會渴望擁有同伴。我們需要了解我們的同伴,以分享我們的夢想,聽我們說話,及接納我們的本像。若我們沒有如此的朋友,我們就會覺得孤單。
不同情境的孤單
當我們覺得孤單,我們同時會感覺不被愛及不被需要。因長久以來欠缺合適的生活伴侶,孤單感是大多數單身者會有的經驗。而對失去伴侶者,更會感到孤單與無助,彷彿失去活下去的意義。當生活中失去可與我們親密的分享喜悅及困境的人時,及欠缺可商量的人,或自己必須做許多決定而無人協助時,我們就會覺得孤單。雖然我們多數人在獨處時會覺得孤單,但不盡然如此。即使我們身處人群中,也會因與周圍陌生人的情緒隔絕而感到孤單。
有上帝的臨在
身為基督徒,我們有一美好的確據,即便我們覺得孤單,事實上我們永遠不會落單,因為上帝住在我們裡面。大衛在詩篇非常鮮活的描述了上帝永恆的臨在,「我往哪裡去躲避你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裡;我若在陰間下榻,你也在那裡。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裡,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詩139:7-10)。即便我們無感知,上帝的臨在卻持續與我們同在,我們無法逃避上帝的臨在。「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申31:6)。耶穌曾向我們保證「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我們可能會有身體上及情緒上的孤單,但在靈性上,我們永遠不會孤單,因為聖靈住在每位信靠上帝的人的心中。聖靈就是我們的諮商者、引導者、及幫助者。祂是我們屬靈的伴侶,我們可交託給祂所有我們關注的事。確實,「耶穌是我親愛朋友⋯」。當我們因人類的友誼而感失望時,耶穌確實信實可靠。祂是我們永遠不改變,且愛我們愛到將自己完全獻給我們的摯愛伴侶。
成為基督身體的一員
除了有上帝與我們同在,在上帝的身體中,我們擁有彼此,成為一體。「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 林前12:12)。身為同屬一體中的成員,我們永遠不會孤單,因為我們身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我們彼此相連。基督徒的生活是一社群的生活,而非生活於被遺棄的孤島。因此,我們無須覺得孤單,因為事實上我們並非單獨一人。唯有在個人切斷或未與身體其他部分相連結,才會感到孤單。維繫與他人的關係及一起同工服事他人,將是去除孤單的有效方式。加入護福小組或參與教會細胞小組,會讓我們更深入認識每一個人。關係的緊密,有利於成員間對彼此的關懷,使孤單的人得以減少。
克服孤單
我們有責任努力關懷彼此,我們須敏覺在我們當中感到孤單及被忽略的人。而感覺孤單的人,也需打開心胸,真誠的接納他人的關懷。有些人不願意分享,卻抱怨孤單,無人在乎他們。自怨自哀,放縱於自憐,對孤單感是毫無助益的。我們必須下定決心,走出自己的孤單,相信主耶穌及其他基督徒對個人的幫助。
獨處但不孤單
一位獨處的基督徒,不盡然就孤單。單獨一人不等於孤獨。許多人在獨處時會感覺害怕或不知所措,隱居或獨處也有其價值,有時候我們是需要選擇獨處的。
獨處的需要
獨處並非壞事。我們每個人都有需要獨處的時候。在每日的忙碌生活中,我們很難有獨處的時間,除非到晚上,我們才能獨自躲入我們的臥室。獨處、安靜及休息乃是人的基本需要,有助於我們身體、情緒及靈性的康寧。
主耶穌,對其人性的本質上,也是需要獨處的。在白天的空檔,主耶穌會退居至隱密處(路4:42),祂會退到隱密處禱告(路5:16)。在選擇門徒的重要任務前,主耶穌會退出人群,到山上獨自整夜禱告。所以有時離開人群而獨處是非常需要的。獨處的目的可以是讓我們反思我們所做的,及等候上帝增強靈性的力量,用以完成我們當作的。
(一)為了靈性的康寧
通常都是在我們獨處時,上帝會對我們說話。當我們身處忙碌與陷於許多事物中,我們很難專注於上帝。摩西是獨自一人在西乃山時,上帝向他說話並賜下十誡。以賽亞獨自一人在沙漠時,獲得上帝的鼓勵與更新。對我們而言,我們也需要單獨與神同在。「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賽40:31)。對靈性健康而言,獨處是不可或缺的。讓我們學習耶穌,即便眼前有忙碌不完的事,與天父單獨相處的時間,卻是首要的。
(二)為了情緒康寧
獨處對情緒的康寧也是必須的。當我們與其他人在一起時,我們一般無法完全自在地展現自我;我們可能會違反個人意願的展現被他人期待,起碼的禮貌與社會化。若持續不斷的與人群互動,將可能會帶來極大的壓力。當我們獨處,我們可放鬆,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地展現自我。我們可釋放壓抑已久的情緒、歌唱、喊叫、哭泣、甚至倒立,無須擔心別人的眼光與想法。
(三)為了身體的康寧
獨處對我們身體的康寧也很重要,我們的身體需要休息才能更新與健壯,而休息的最佳狀態即是要獨處。
(四)為了創新
欠缺獨處的時間,詩人、作家及藝術家,將無法完成他們的創作。這些人都需要獨處,有時長達數月之久,以獲得靈感及專注,進而能完成他們的作品。
所以獨處除了是創作不可或缺的,且對靈性、心理及身體皆有重要價值。我們需要在我們忙碌的行程中安排獨處的時間,那是需要用心安排的,否則我們無法做到。我們可以獨處而不孤單,因為有許多事是需要在獨處時才能做到。即便我們有時會感到孤單,但我們並非單獨,因為有上帝的同在與其他基督徒的相連結。無論我們處於何種狀態,獨處或孤單,如果我們了解自己及我們的需要,我們都可將此狀態轉為有建設性的正向經驗。我們可由主耶穌得到安慰,因為主耶穌身為人子又為神,祂深知我們的情境與感受。透過我們自身的經驗,我們將更能體會他人孤單及需要獨處的感受。感謝上帝,無論我們狀況如何,他總能滿足我們的需要。「不,永不孤單,喔,不,永不孤單,祂保證永不離棄我,永不讓我孤單!」
出處:Chan Sum (1991). Women’s Meeting.
【問題討論】
一、 在你的護理工作生涯,何時或何處會令你覺得孤單?當你知道耶穌也曾經孤單過,對你的意義為何?
二、 回想你自己曾經孤單的經驗,你曾經運用「神的同在」「成為基督身體的一員」以渡過孤單嗎?請分享。
三、 在你孤單的經驗中,曾經有人幫助你克服孤單嗎?他們作了什麼讓你克服孤單?
四、 獨處有益於心靈、情緒及身體的安康,且有助於創新。你認為獨處要能真有益於身心靈而不至於孤單的的關鍵為何?
五、 在忙碌的護理工作中,要如何獨處但不孤單?
六、 環顧周圍有孤單的人嗎?你想作什麼來幫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