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74期-2007年3月


以香膏服事主的女子

作者:蔡筱楓師母 石牌信友堂-2007護福退修會信息   發佈時間:2007-03-01
經文:太廿六6-13;可十四3-9
   路七36-50;約十二1-8
 
在四福音的記載中耶穌不只一次地被人用香膏服事,在太26:6-13;可14:3-9;約12:1-8都發生在耶穌近耶路撒冷,被釘十字架之前;而路加福音第7章則記錄在加利利,耶穌服事的早期。我們由這(些)姊妹做在耶穌身上的服事,來思想這次退修會的主題「愛、委身與成長」。
 
愛--奢侈的愛:溢於言表
 
當作者路加在第4章寫出耶穌因主的靈降於身上後開始出來服事,耶穌行了許多醫病趕鬼的神蹟奇事,顯出能力以彰顯祂的身份(5至6章)。第7章看到耶穌行了許多憐憫事工,當在去法利賽人西門家坐席之前,祂應眾人要求醫治了外邦人百夫長僕人的病,也在送葬隊伍中主動使拿因城寡婦的兒子復活,眾人就驚奇說:「有大先知在我們中間興起」(路7:16)!然而這位宴席的主人法利賽人西門,卻懷疑祂的先知身份(39)!縱使法利賽人批評耶穌:「祂竟接待罪人,同他們吃飯?」(路15:2))
但在耶穌眼中法利賽人一樣也需要福音,所以祂應邀去西門家,正如祂「常與稅吏、罪人一同吃喝」(可2:16)一樣。祂是不偏待人的神,祂是販夫走卒的主、是社會邊緣人的主,對居高位的達官顯貴,祂也看見他們的需要。
根據當時習俗,那宴會中應全是法利賽人,這個有罪無名字的女人並未受邀請、更無座位,雖然她有缺乏,但她卻準備了一瓶貴重的香膏,有備而來。我們反省,自己去參加聚會往往想的是能得著什麼,常禱告時說:「主啊!求你讓我空空的來,飽飽的回去。」但這女子卻是有備而來,帶著香膏玉瓶朝見神,在西門還來不及趕她時,她就打破玉瓶用香膏抹耶穌的腳,她所擺上的價值是一年的工資,是所費不貲的,是幾近奢侈、浪費的,因她知道耶穌配得!求主幫助讓我們也總是預備好來朝見主。在路加的經文中看到這個女子所做的一切是由耶穌的口中所描述的(44-46),所以我們不要以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小事,有時雖然在暗中,其實耶穌都看見了,祂都知道並且記念。
當她勇敢走入不歡迎她的宴會,冒著可能被逐的羞辱與危險,自覺不配地走在耶穌背後,挨著祂的腳,她以眼淚與頭髮付出行動來愛耶穌,以玉瓶中的香膏來服事主,她的眼淚中夾雜著羞恥、痛悔,可能有更多的喜樂、讚美與愛戴。若說頭髮代表面子,她可以為了愛主而放下面子,這面具後的真我是一無良善、容易受傷的,也是耶穌所完全接納的。而這一連串愛主的行動就是她蒙恩免的記號,「恩免」是因信得救,罪得赦免。這都是恩典,是人賺不來的,卻因在神面前認清自己的不配而得,以致於在神、在人、在撒旦面前不再需費力為自己辯解,因我就是無可救藥地需要耶穌。
有時在聚會中,流淚不止乃是神幫助我們能放下驕傲,到神面前得安慰、得醫治。對不信主的人而言,當滿懷疑慮時,卻無人可問、沒人在乎:而我們作主的兒女,能來到神面前求問,能流出眼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很多人因受傷太多,已不願表達出情緒,如貼了很多繃帶,成為冰山美人,武裝自己成堅固的冰山,雖常保持微笑但令人無法親近,這是不健康的,這並非是神造我們的藍圖。這位多得恩免的女子,來到耶穌面前,流很多很多眼淚,因知道神在乎她。而她的恩免多,愛就大。當我們面對生命中諸多無可挽回的事實,我們可以坦白承認自己就是個不完全的罪人,和這女子一樣,所需要的就是耶穌的恩免。恩免就是白白得來,無法賺來的,在此,因著這無名女子的委身與愛的行動,使得原是一場暗潮洶湧的鴻門宴變成充滿馨香的愛宴。
 
委身--熱情參與:獨排眾議
 
我們可由幾角色的對比中查知這出於愛的委身:
猶大是負責門徒團隊中的司庫,但「一個人的專長在哪裡,試探也在哪裡」,他的理財恩賜,使得他常在錢堆中打滾,變得貪財,偷錢,為了錢財賣主!您我在服事方面的恩賜、專長,往往會成為我們的「專短」與盲點,當我們對某人某事看不順眼、犯嘀咕時,就是該自省的時候了,要保守自己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彼得第一回對十字架的反應是拉住耶穌說「萬萬不可」;而其他門徒則是互爭為大。
 
西門
 
比對女子得到耶穌的恩免,西門雖知道,但不覺需要,因為他覺得自己是義人,經上記著「你們的義若不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神的國」,西門的冷漠是他自以為配,以為可用自己的行為賺得七、八十分的義,其實是神把祂的義給我們,是一百分的義,他卻得不著。故有時我們得到許多次好的,卻失去那上好的。
 
馬利亞
 
其他的福音書則襯托出這女子(獨有約翰福音明載是馬利亞)是把握住機會,在耶穌肉身生命的末期中諸多的苦毒、陰謀、背叛,諸多的一連串的錯誤與悲劇中,在十字架的陰影下,獻上了同情、共鳴與真摯的愛,這個愛的小故事就像沙漠中的綠洲,黑暗世界中的一盞明燈,是一件美事!是耶穌所欣賞的,說是值得記念的,如同在最後的晚餐中的記念主,記念祂所成就的救贖,記念這份奢侈的愛與獨排眾議的委身!
 
成長--罪得赦—恩免:
成長的動力與根源→滿室馨香
 
路加記錄著耶穌轉過來向著那女人宣赦說:「你的罪得赦免了,平平安安的回去吧!」(44),接著8:1-3就描述許多婦女跟隨耶穌、供應門徒、服事主,耶穌容許這些婦女繼續跟隨祂。我們發現在我們的生命中,不只需要神的恩免,還需要祂的恩言,真知自己是蒙赦免。因我們服事神,若有來自神赦免的確據及醫治的平安,就不再會向「那過去有罪的女人丟石頭」,否則就容易落入比較、心懷不平的困境,又因不法的事增多而愛心漸漸冷淡!
而出於恩免的委身,是可以不斷成長的,因認明我們的每一點良善都是來自神,白白得來,也自然樂於分享、付出,且經歷愈分享愈豐富,因委身的「滿室馨香」使自己、使旁人都得著滋潤,帶來成長。
反觀服事久了,我們一個不小心會從神的兒女的地位降級為雇工,只為了責任來完成任務,
再不留意還會淪為「做牛做馬」呢!不但失去了「滿室馨香」的影響力,還會不時散播些滿腹勞騷的「火燎氣味」。因此,要常省察自己服事的心態,神要我們去服事,一定會給我們恩賜、給我們足夠的愛。當你覺得艱難時,一定要回到神面前,不斷的將主的豐富、主的榮美汲取進來,成為裡面的飽足,才能面對這個會不斷把我們榨乾的險惡世代。
所以「恩免」是神兒女的加油管,神的恩免是繼續不斷每天每時刻給我們的。在此故事中該女子為耶穌付出諸多愛主行動的表達,只不過證明了她所得的恩免。
求主幫助,容許我們在生活的每個層面,都能把握機會,不吝嗇地向主傾倒的這份奢侈的愛,在這不法的時代仍願獨排眾議地委身於上帝所託付我們的使命,深信主耶穌記念歷世歷代每一位「馬利亞」的擺上,這「滿室馨香」氣氛帶動了更寬廣的成長!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