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國際護福12屆亞太地區大會— 心得隨筆Participated in the 12th PACEA: Experience Essay
作者:李嘉蕙 RN, 退休護理教師 發佈時間:2018-09-01
那些年,護福與我
在1983年,我大三的時候,和同學蓓莉,愛碧跟隨德筠學姊在韓師母的指導之下,開始認識護福和靈性護理。1989年我參加在漢城(現改名首爾)舉行的國際護理(ICN)大會,當時約有8,000多位護理人員與會。在台北飛往漢城的飛機上(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搭國際線的飛機),我看到韓師母才得知ICN大會上有國際護福(NCFI)的展示攤位,原來韓師母此行是去協助護福的宣傳。往後幾年內,我雖忙於工作和新家庭的適應,其間亦陸續在護福退修會接受有關全人照護的教導。直到1995年我在台南中華醫專擔任講師時,突然被確診成為鼻咽癌的患者,只好離開護理職場,返家療養身體和專心相夫教子。未病之前,我已經報名繳費預備參加在香港舉行的NCFI大會,但是放射線治療之後的諸多後遺症(吞嚥困難、舌頭不能動、肩頸緊繃等等)使我怯步,不敢前往參加。
疾病磨難—壓傷,但不被折斷的蘆葦
2003年因放療的後遺症,使我第一次突然性耳聾,還好有助聽輔具可以協助聽語音;猶記在尋找適當助聽器的過程也是一條漫漫長路,不過我還是得了聽障者易患的社交恐懼症。我寧願自己讀經、禱告、看書、登山、游泳、縫紉、瑜珈、太極等等,也不太願意走入人群,我成為遊走在聽人和聾人之間的邊緣人;因著手語教會,我得到很多聾弟兄姊妹的協助和手語教導。很感謝德筠姊常常用很專業的諮商技巧激勵我不能灰心喪志,她不斷提醒我:妳本身就是名牌,不需要任何名牌來裝飾。幾次大型同學會,德筠姊(全人護理高手)都專程當我一對一的陪伴者,鼓勵我參加,此次亦然。
勇敢參加此次PACEA大會
2018年5月23日,我在游泳時,一個不小心取耳塞的動作,造成了我右耳第二次突然性耳聾;這次全聾了,助聽器也無法協助了。中西醫全力搶救中,這時我得知6月7日護福即將在台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PACEA大會,而且德筠姊會全程參加。我不想錯過這次機會,也想訓練自己全聾時的社會適應(早期復健),再加上原有的吞嚥障礙,空間轉換對我是一大考驗,在劍青住四個晚上,有很好的學習,感恩主耶穌賞賜信、望、愛,這是我突破困境的最大力量源頭。大會中見到昔日伙伴們仍持續恆心,努力的向著標竿直跑,還有眾多新的生力軍加入,想起台灣護福從起初到現在,今可出版雜誌、辦國際會議,真是不可思議。這些全是護福團隊倚靠神終身學習的好榜樣,無論環境如何變動,上帝永恆的計劃不會改變。
視覺的亞太會議
看(不是聽喔)蔡茂堂牧師分享以斯帖記時,我想起1983年,在護理系快要畢業時心中很惶恐,可是當我到恒基醫院參加醫學生退修會的時候,當時的蔡院長穿短褲開車來迎接學生群,他當時的分享,我還有一點印象。記得我問他一個問題:「我們努力傳福音給患者,可是結果患者死了,那怎麼辦?」但是,當時他的回答,我不懂。經過了35年的人生風雨,現在我自已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在基督裡並沒有生、死的問題啊!主耶穌已經粉碎了死亡的權勢。
奇妙的領受
我個人喜歡默觀祈禱(我不得不默觀,哈哈),加上50肩和放療後遺症的肩頸緊繃,我今年開始認真學太極拳,這次大會發現韓國的國旗是太極加4卦,好有趣,這是中國老祖宗的智慧。我也學一點中醫、易經,我發覺中醫的致中和是顧及身,心,靈的治療。生於戰國時代中期的莊子所說:以身合心,以心合道,萬物與我合一。聖經約翰福音1章1-4節「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到雙連安養中心參訪時,遇到護福創辦人韓師母(39年前,她曾是國醫團契的姊妹輔導),看到規劃完善的安養中心和神采奕奕的住民韓師母,心中感觸很深,時光不會回頭,只會往前走。Dying是現在進行式,從出生就開始,在短暫的世上旅程中,要緊緊跟隨主,走過高山低谷起伏的人生路,這是多麼蒙福的人生!記得當年韓師母常說人生兩個重大決定:和誰過永生?和誰過今生?幸好,這兩樣,我都沒有作錯決定!
上帝既然安排我的人生這麼精彩,我就精彩走下去。我聾不是障礙,是一種角色,還有聾族群(待宣教族群)需要全人照護,而且現在資訊的溝通便利,對聾族群是利多的。我把在大會現場照的照片,用line傳了幾張給遠在舊金山的愛碧(護福的創始伙伴之一),她立刻回傳:請我先幫她奉獻美金100元給台灣護福(她雖無法來參加,但她的心意先到⋯)。
我們愛,
因為神先愛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