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79期-2008年6月


遇見神—病床的另一邊

作者:陳淑雅 RN, MS, 彰化基督教醫院護理師 黃培琳 RN, MS, 台東關山療養院顧問   發佈時間:2008-06-01

人生病時,面對週遭人事物的變化,方能感同身受地去理解病人的心境。就如土耳其諺語「與其照顧病人,不如自己生病」。試問你、我成為護理人員的前後,是否有過生病經驗,有過遭受危害生命的深刻體驗呢?事實上,當我們投入臨床照顧病人行列,工作環境中分分秒秒、片片刻刻皆有病人需要被關照,繁重的照顧責任下,上帝運用各種景況陶塑基督徒護理人員,使我們成為祂合用的器皿,與祂同工。

災難成為信仰的試金石
 
聖經記載:「你的日頭不再下落;你的月亮也不退縮;因為耶和華必作你永遠的光。你悲哀的日子也完畢了。」(賽60:20),Roman在美國基督徒護理雜誌(JournalChristianNursing,JCN)的一篇文章Journal Christian Nursing, )中,見證上帝讓她在一場慘重意外車禍後,在日後臨床工作更能同理病人立場與需要。內容主軸環繞Roman瀕臨人生巨變的醫療歷程,車禍飛來的橫禍使她護理系學生的步調遭受影響,也對日後的護理生涯帶來極大的震撼教育,然而,災難成為信仰的試金石,Roman在病床邊遇見神—意外成為化妝的祝福。筆者拜讀Roman的生命故事,更深認識這位守約施慈愛的神,亟思藉護福一隅與弟兄姐妹分享閱讀的收獲與關懷的真諦。
誰也無法預料,一家人在拜訪祖母途中突發致命性車禍,Roman下一刻醒來時已傷勢巨大住進加護病房,身體被插氣管,癱臥病床遍體傷痕纍纍,依靠呼吸器維持氣息,Roman僅可靠筆和紙作溝通。
當轉至普通病房她經歷形形色色的照顧,腿傷、胃絞痛、腹腔不舒服,實在痛苦不堪,RomanRoman 也如一般病人渴望免於疼痛。有一次發生難耐疼痛,幾個鐘頭過去了,好不容易得到的一杯止痛葯卻沒有緩解症狀。護理人員再次經過努力與醫師連絡,終於獲得使用自行控制劑量的止痛器(personalcon-personal controlled analgesic, PCA)的醫囑,接下來幸好有護理)人員耐心地教導操作步驟,人性化的止痛途徑,讓Roman的疼痛稍平息。
Roman接受疼痛處理的過程,值得讓吾人審思,當護理評估後病人是否可獲得的有效處置?等候醫囑葯物難道是惟一的辦法嗎?是否尚有可行的輔助療法(如:抹薄荷油)、翻身擺位可以讓病人舒緩呢?
Roman接踵而至的是,再入手術室進行腹腔手術以探勘疑似胰臟出血的真相,留下長達十吋(約2525公分)的大傷痕。醫師尚且告訴她為了營養支持的狀況考量,必須在腹部放置胃造廔口和小腸造廔口。有一次嚴重嘔吐,護理人員透過電話報告醫師,結果竟是Roman需硬生生地被插入一條鼻胃管,那時刻Roma感到極其傷心與受折磨,稍後一位內科住院醫師來巡視,就作了拔除剛插的胃管的處置。困境中,上帝的愛與安慰成為Roman心靈的力量!
行筆至此,另一處值得吾人反思:一些侵入性技術是醫療人員視為有必要性的,在搶時間執行時,是否仍需顧及病人的感受與舒適!?
 
解不開的生病經驗
 
坦白說,接下來的物理、職能復健治療RomanRoman也遭受挫折,原本治療人員教導她有效的動作,及平時該如何練習,然而,護理措施首重安全,需拉起四周床欄來避免病人受傷害,並且以免因腳晃動不穩而發生意外,因為沒有復健人員在場協助輔助,病人處於掉落床緣的風險裏。另一角度看,可能起因於復健師與護理人員交班或溝通不當,Ro-Roman無法完全如願以償地自在練習復健動作,而有被硬梆梆約束在床上的感覺。
病人白白受苦的折騰經驗,有時是源自醫護人員欠缺耐心、無法感同病人的處境、不明白病人真實的病痛。相對地,就無法讓病人有機會參與在自己醫療的決策中。生病經驗使Roman深深覺察到,讓病人行使該有的病人權利(exercisemypatientexercise my patient rights),是一種人性的尊重。
),在心靈深處,Roman向神禱告,希望可以出院返校完成學業,主治醫師十分震驚,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她尚有一隻腳瀕臨截肢、另一隻腳為粉碎性骨折,其中還有一大片骨頭損壞了。然而,「神開路(Godintervened)!」Roman藉由持續God intervened)!)!不斷向神禱告和無比的信心,以及師長輔導學業、親友協助、健康照顧人員的付出指導,雖然拄著枴杖走路、使用復健石膏,仍大學畢業了。從四面八方而來的扶持,是她能順利畢業的助力,Roman領受主耶穌基督的愛—從旁人援助的手流露出來!—!
Roman的疾疾掙扎如剝洋蔥,需一片一片的剝開,直到復原。投入護理職業生涯前,有位骨科醫師診斷她尚需要進一步作手術,才可修復腿部骨折的缺損骨頭,而上帝卻讓Roman確實歷經平安,當她計畫續採行保守療法,轉而更加殷切向神尋求最後的答案。Roman的基督信仰不是表面地理性,生病艱困時她仍舊堅定信靠上帝會醫治。
 
生命與恩典交織
 
經歷如此重大傷害,為何Roman不放棄而願意選擇護理工作?事實上,她心志堅定地投入護理,因為相信上帝的恩典無所不在,要透過她平凡的生命見證基督信仰的真實。Roman開始她的護理生涯,十二小時的早晚輪班工作裡,馬不停蹄地走動,腳出現腫脹、疼痛、疲憊,末梢循環不良導致讓她幾乎無法繼續長時間的臨床工作型態。但是,RomanRoman仍然感謝神,使她可以選擇照顧病人的工作。
Roman不浪費生命向創造主抱怨,而是轉換眼光去看待護理工作;能同理病人的壓力、害怕、無望感、脆弱,能安慰他們的苦楚,是最大的獎賞。例如她用心向病人解釋,為什麼檢驗室人員需凌晨4點鐘來抽血,為什麼每班皆需要作護理評估,耐心解說為讓病人瞭解臨床治療措施可能干擾生活作習,但為醫療處置流程的一環節。另一方面,她瞭解提供病人支持的必要性,也樂意成為尊重病人意見的代言者,讓病人的權利可以獲得保障,讓他們的聲音被聽見,也適時參與在醫療的決定中。
Roman引述聖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篇30:5),在),人生千迴百轉的環境裏,可能會使人喪失起初單純清心面對上帝的心靈,Roman經歷車禍,她曾哭著問神:「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會遭遇這種事情?」然而,種種內心深處的吶喊與經歷上帝的引導,反讓她更懂得上帝揀選她成為護理人員是使命,也是託付。過去辛苦療傷經驗轉變為Roman委身於護理病人的動力,願意承受起生命保護者的榮耀印記。
筆者透過閱讀Roman的生命故事,心被神的話語緊扣:「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11:28),神的應許令人感動!!),是的,祂興起環境淬鍊我們的心志,也藉由生病經驗陶塑我們,更賜恩典給我們。
 
護理需要與神同工
 
護理常被稱為一種助人的專業,因為面對患有疾病的族群,身為健康照顧提供者實在無法置身於照護關係之外。
平心而論,護生在神聖加冠典禮後,步出校門取得執業證照,投入護理工作一段時間,是否因各種衝擊考驗而磨損了起初愛人的熱忱?是否失去誓言要照顧病患的光與熱力呢?是否忽略跨專業(mul-multiple- discipline)合作與協調是以病人為中心(patient-)patient-centered)的重要照顧措施所需具備的呢?過度簡化應)有的照護措施,反使病人陷於危機、權利受限?或無法視病猶親?或誤認全心全意維護病人的權利,可能嬌寵了病人呢?
現代潮流趨勢與價值觀不斷衝擊我們,而神教導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並要「愛人如己」,不要盲),從世俗裏似是而非的法則。誠然,惟有當我們遇見神、得到上帝聖靈的更新,回應神的呼召委身護理專業,我們方能持守護理關懷照護的本質。
從事護理工作並與神同工是件美妙的事!護理人員若是能夠時時在床旁邊,學習以「基督愛人」的心,看重護理的職責,尊重生命,與神同行,就能更深體認神的奇妙作為!
 
推薦讀物
 
Corey Shatwon Roman (2006). The other side of the bed. Journal Christian Nursing, 23(4), 42-44.
范丹伯(J. H. van den Berg)著.病床邊的溫柔.石世明譯.台北:心靈工坊。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