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14期-2017年3月


一條漫漫長路—失智長者的照護A Long Journey: Dementia Elder Care

作者:湯玉華、湯玉蘭 失智長者家屬   發佈時間:2017-03-01
當「失智」、「阿茲海默症」等名詞,尚未普遍被社會大眾認識的時候,我那再平凡不過的母親湯孫希萍女士,就已經搭上潮流,並循序漸進地引領我們進入她的失智國度。
在她失智初期,只記得母親因健忘變得猜疑多忌,由於當時家人缺乏相關知識,所以把母親的行為視為年紀大了的必然現象。接著她出現幻聽、幻覺、時空錯置、日夜顛倒、嗜睡等等的症狀,雖然也有定期到台大醫院看診(前後約五年),但反反覆覆的,把家人搞得筋疲力竭。想到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我們曾嘗試帶她去教會,也教她呼求主名,期望把神引進她的生命中。後來她連電視也不看了,多半時間活在自己封閉的思惟裡,甚至半夜會自己開門出去,把家人嚇壞了,也讓大家意識到:母親的照護,需要專業的支援,已經不是我們可以承擔的,在台大失智科醫師的建議下,我們將母親送到了失智症專屬的「健順養護中心」。
母親入住安養中心,年復一年,轉眼已過了十六個寒暑,她也成了養護中心元老級的住民。這期間母親從『失智專區』退到了『失能區』;從可以走路、進食,退化到臥床、餵食;又因吞嚥功能退化,從由口進食、鼻胃管、換成了胃造口;天氣變化時,還不時需要呼吸器的輔助,雖然身體機能持續退化,但她仍然很努力地活著,我深信那是因為有主耶穌扶持與陪伴她。
這些年來姊妹們陸續從職場退休,大家有更多時間探視,所以我們每週固定結伴同行,一起去探望母親,逢年過節更有住在外地的兄姊妹們加入探訪行列。之前她還能吃東西的時候,我們會帶點雞湯麵線餵她吃,後來因吞嚥功能退化,所以改成餵她吃滑軟潤口的布丁,並非安養中心伙食不佳,純是因為我們藉餵食的機會,和母親互動。可惜後來裝了胃造口,連她最愛的甜食也不能吃了。為了能持續和母親互動,我們改成身體按摩,每次用精油幫她從頭到腳按摩一次,藉著撫摸讓她僵硬的身體得以放鬆,在按摩過程中我們和她對話,不斷提醒她放輕鬆,放鬆後果然睡得好安詳,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真的很享受這前所未有的親密接觸。每次離開前我會在她耳邊為她輕聲禱告,我深信只有把她交託給神,我們心中才有平安,也才能擁有活潑真實的永恆盼望!
回顧母親失智以來的點點滴滴,心中有種感悟:雖然她失智了,無法言語,甚至因眼皮太重睜不開雙眼,不能看著我們,但她辛苦地撐著,等待我們這些子女一個個退休再回到她的身邊。因為母親,我們兄姊妹六人有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活動,彼此情感的連結也更加緊密,相信這是母親以「身」作則,留給我們最好的身教,因為她沒有放棄,讓身為子女的我們能夠沒有遺憾!母親能平安的在健順養護中心度過漫長的歲月,乃是神所賜豐盛的恩典,願神憐憫恩佑母親,讓她在平安中進入那永恆的國度。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