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79期-2008年6月


談盼望—依靠神

作者:小莎 彰基護理師   發佈時間:2008-06-01

迎接嶄新一年,反省過去歲月,時常僅靠自己去解決難題,卻落得灰心沮喪,然而,當專心更深地認識神、依靠神,及藉由查考聖經章節,就愈加瞭解「盼望」和「信心」是緊密相關著。身為醫療人員,在我們的工作場域中,是否也曾自動把 父神救贖的盼望傳給病人呢?事實上,當本身生活有信心的見証,就會吸引他人願意跟隨我們一起相信神,生命獲得幫助,並且榮耀上帝!

三月新春的早晨,護福於海洋之都-高雄,召開第一屆第四次會員大會,透過護理人-前衛生署陳心耕科長的一席演講,鼓舞弟兄姐妹。她回首三十年來,神透過護理,提昇她生命的堅韌性,甘苦雜陳的照護工作、行政責任、靈性陪伴義工等角色,她深切體會惟有護理可以看盡人一生的生老病死,以及能結合信仰、工作與宣教,護理人員是人們健康的守護神,藉由關懷撫慰把神的愛帶給病痛受苦的人,所以護理人有一雙上帝憐憫人的手。
陳科長在「基督、護理與我」演講中所分享的寶貴經驗,讓我想起美國基督徒護理雜誌(JournalJournal Christian Nursing,JCN)中,Diggins撰寫的文章〈GeneratingHope〉,恰恰呼應了陳科長的演講內容。筆者特就Diggins文章重點與感動部分撰文回應,與護福讀者分享內心之對話。
 
成就有盼望的護理工作
 
醫療人員面對末期病人身心靈承受煎熬,除了針對生理不舒服而給予藥物,是否願意多花時間關懷其情緒、心理上的困乏?是否願意評估其靈性需求,而為病人禱告?是否可引導病人從與上帝建立親密關係裏,找到足以詮釋疾病所帶來的意義?還是相反地,我們束手無策,甚至冷漠地視病痛為理所當然,忍心讓病人一天天喪失對生命的熱情?
在臨床照顧病人,醫療人員需要十分謹慎言行,常常反省我們執行醫療處置的舉手投足間,是否無形地把無望感(hopeless)hopeless))透露給病人?是否誤導病人錯覺所患的疾病很嚴重,用現實的眼光看是沒辦法改變的不幸呢?
其實,疾病讓人能夠暫時停下平日匆忙的步調,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若是基督徒醫療人員能適時的向病人傳福音、禱告、運用聖經的話給予關懷,引導病人重新回到創造主的面前,讓病人有機會親自經歷上帝的同在,使其屬靈生命得到學習和更新。在神沒有難成的事,將必帶來盼望與屬天的安慰,因為上帝有啟示:「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9)。
)使徒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馬書1:16),16),),基督徒醫療人員處於忙碌工作,仍需將神對人救贖的愛、醫治的憐憫傳給人,縱然事情有先後輕重的次序,我們仍需毫不遲疑地關心病人的靈性狀態;以長遠來看,滿足靈性照顧的需求,經常可以為病人節省處理無庸困擾問題的時間,為病人帶來生命的盼望。
我們想帶給他人有盼望感之前,必須本身先領悟什麼是盼望,因為盼望的定義是和每個人生活的情境範疇十分相關。而根據字典的「盼望(hope)」解)釋為:心中裏某種渴望的意念被滿足(HopeentailsHope entails the general feeling that some desire will be fulfilled)。
一般而言,人們若活在活潑的盼望中,就能有強烈意圖想達成所設定的目標,也就是能增強成功的企圖心,掃除失落感和無力感,並且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努力做事,踏實地過好每一天。
作家Diggins從事社區健康促進的護理工作多年,她回憶起第一次看見一位勇敢的年輕女性病人,於罹患卵巢癌的抗癌期間,病人仍然洋溢盼望,展現活力、快活喜悅,且感染給她四周的人,即便這女孩陸續將還有一連串的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她依舊常帶著微笑到社區活動中心,鼓勵其他人。這個經驗讓Diggins領受到,病人並非各個都是垂垂待斃,如果醫護人員可以多給予積極的關心與照護,病人因著對未來有盼望,就仍然可以綻放生命的光與熱。
 
透過神和患者看見靈性照顧
 
正如使徒保羅稱頌上帝說:「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祂所生的。」(使徒行傳17:28)當艱難臨)到我們時,基督徒應該仰望神,翻轉失望而成為盼望,轉化負向的想法,且感謝神的同在。
Diggins眼見癌細胞竄生,種種併發症縈繞而剝奪了女孩花樣的青春臉龐,但是,相反地,羸弱身軀還是可以找尋到內心喜樂(innerjoy),女孩在醫inner joy),),院迴廊走動時,人們常可被她熱切地擁抱活下來的期盼和抱負而感動,掃除了病房內沈重、不愉快的低氣壓,不管藥物處方的副作用如何強烈讓她不舒服,年輕生命總散發真誠的喜悅,如燦爛的陽光般露出微笑!她外顯的希望感在醫院內、醫院外都影響著別人。
回頭反思,我們身為醫療人員在照顧病人時,是否臉上表情反倒沒有「盼望」?若是這樣我們將無法激勵病人對治療有信心!靈性照顧的關鍵在於對病人溫和與尊重,基督徒護理人員可朝更多地敞開自己,將信仰與護理工作相連結,讓病人因著認識上帝創造的奧妙,而為他們在治療中帶來屬天的盼望。
 
上帝是永遠的依靠
 
聖經記載:「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1)盼望與信心是密切相)關,而不是指人意念、意志上的希望感而已,而是對神絕對不搖撼地相信。歷世歷代有許許多多基督徒對神懷著堅定的愛,因絕對依靠神未曾離開而克服考驗,進而提昇生命的質與量。
試問:基督徒護理人員的角色,是否準備好把「盼望」當為禮物,送給處於困境的病人呢?如果病人獲得了樂觀的照護措施(amoreoptimisticap-a more optimistic approach),將會是多麼不同的感受呢?!),?!
最後,我分享照顧患者的經驗,近年台灣尿毒症透析病人的發生率攀升世界第一位(約每百萬人有365人),一個49歲末期腎臟疾病的女性,在門診接受追蹤治療近二年,因著醫療團隊人員的持續照顧、整合式的衛生教育,以及聆聽醫院福音隊所唱的關懷詩歌,時常心靈受安慰而流淚。今年初,她帶著堅毅活下去的勇氣接受了腹膜透析,出院時她用熱情擁抱,回謝護理人員所付出的照顧,述說她因醫療團隊人員的關照,自己雖患有尿毒症,心靈視野卻被開啟!
綜而言之,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改變,過去醫療人員認為不適宜向病人談及的議題,包括:性生活、政治觀點、宗教信仰、靈性滿足;如今,這些的議題可以解禁了,甚至靈性關懷倍受重視。基督徒護理人員是蒙神所揀選的,有份於透過照顧病人身體、心理、靈性三面向的需求時,運用權柄將屬天的「盼望」傳給人,把上帝的慈愛傳遞給陷於疾病中的病人、家屬及周遭友人,依靠神,讓基督信仰帶來永恆的盼望與拯救。
 
推薦讀物
 
Diggins, K. (2007). Generating Hope. Journal Christian Nursing, 24(1), 30-31.
Judith Allen Shelly (2000). Spiritual Care: A guide for nurses and caregivers. Manlia: OMF Literature.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