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79期-2008年6月


意難忘—再見居家護理的舵手

作者:黃培琳 RN, MSN, 台東關山療養院顧問   發佈時間:2008-06-01
翻開台灣長期照護歷史,西元1986-1993 年(民國75 年至82 年)是居家護理萌芽期,衛生署推動「醫療保健計畫─籌健醫療網計畫」,規劃建立中老年疾病防治工作體系,將居家護理列為重點工作,其中的實驗計劃之掌舵的靈魂人物,即是護福(Taiwan NursesEvangelical Asociation)2008年3 月1 日會員大會的講員—陳心耕姐妹(前行政院衛生署保健處護理科科長),分享「基督、護理與我」,永遠充滿魅力,幽默的小故事裏有誅心之論,再次挑旺護理人員對上帝的信心與渴慕。
 
上帝手中的巧妙
 
透過陳心耕姐妹在護福會員大會的演講,身為護理人的我深受感動!誠如陳心耕姐妹所言:「護理有上帝同在」將會很美、很單純,也很乾淨。從陳心耕姐妹的投入護理行列,一路披荊斬棘,民國80年「護理人員法」在立法院通過,為眾護理人員爭取到合理的專業重視,她的執著與埋首造福了無數默默付出的同仁。我深深體會:讓神使用的生命,不管處於專業發展的任何階段都會綻放迷人的光彩。回首來時路,民國
70~80年間是台灣長期照護的創啟時期,許多各界人士紛紛提出寶貴意見,提供往後長期照護服務之護理機構的發展依據。其中,基督教機構協會特別為了匯集菁英卓見,統籌與激盪出好的策略,用於擘劃我國長期照護藍圖的參考,曾經在埔里三育書院舉行兩天聚會。當時,我擔任相關業務的護理人員,有幸也出席這場研討會。議程的主角環繞者陳心耕科長,因為她執掌了一些大計畫案,對長期照護的未來有關鍵性影響力。那年陳心耕科長還不是基督徒,身旁卻常有基督徒朋友,包括:牧者、神職人員神父、修女、牧靈人員、傳道,都是因應高齡化社會長期照護之需要的有心獻奉者。研討會中除了專業討論,尚有心理、靈性照顧的對話與討論。與會者多面向、全方位考量,並沙盤推演當人們一旦進入長期照護流程時,面臨身、心、靈、家庭、及社會等的轉變,市場供需消長與失衡時,執業人員該如何處理?
回憶中十多年前陳科長意氣風發的身影,她樂在工作總有用不完的過人體能,面對充滿挑戰又深具意義的長期照護架構,她勇於推動,也總是條理分明地闡述給上級主管、機構負責人、及社區健康照顧提供者知道,其目標包括老人健康、志趣、康樂、服務與安養等等,頂著美好的憧憬登高一呼,即前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昂揚打拼,努力建構讓夢想得以實踐。
 
上帝親自找回她
 
曾幾何時再見面,我好奇她的生命轉折—如今朝向神的慈愛飛奔?感謝主!是神親自動了善工, 加上如雲彩般的見證人環繞著她吧!
彈指間二十多年光陰溜走,睽別多時,過去以為靠自己就可以了!然而,經歷生命的洗鍊後,眼前的陳心耕姐妹謙容並蓄,溫暖地流露出耶穌基督馨香之氣。一場罕見疾病(全身肌纖維疼痛症候群)的痛定思痛,造物主重新捏塑她,使她戰勝憂鬱症的浪潮,受洗歸入主的名下,也帶動家人的信主。
聖經記載:「我未成形的體質,祢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祢都寫在祢的冊上了(詩139:16)。」在臨床工作時,上帝讓陳心耕)姐妹運用護理,帶人渡過苦難。在教學時,上帝讓她有另類創新的啟發教育。在中央政府位居高階主管時,上帝賜她智慧運疇帷幄推動公義的法案。在中年危機時,祂的慈愛成為拯救,讓她重新得力,拭乾淚水止息疼痛,活出神的榮耀。
演講中陳心耕姐妹娓娓道出,她心目中的護理,是能彰顯上帝慈愛的工作,是愛神愛人的地方,是最直接的行道者。她認為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的連結間,護理人員猶如攪動具有痊癒療效水池的天使,使有需要且仰望神的人得醫治(約5:4)。我)非常認同這種理念,也相信上帝在每位護理人員的手上,賜下祂的祝福權柄,如同耶穌醫治大痲瘋(路加5:13),讓人得清潔,驅走疾病的咒詛。最重要的),是,護理人員要先成為與上帝有連結的基督徒。
 
上帝伴她遊走人生
 
當年我生平第一次接觸到長期照護的領域,看見陳心耕姐妹在與相關專業人員溝通時,耐心傾聽,釐清事理,又樂意教學,作事有原則卻未咄咄逼人,不叫人無法消受,而是如沐春風般愉悅。相對地,面對資淺居家護理師情緒多於專業時,陳心耕姐妹鼓勵多於責備。由於她的敬業與提攜後輩,培養出一批批的精兵,為長期照護立下根基。
回憶起上一次我與陳心耕姐妹碰面的時間,約是六、七年前的一場追思禮拜。與陳心耕姐妹同為近年來為護理衝鋒的阮玉梅女士(民國82年中華民國長期照護專業協會之發起人)告別式中,當下大家哀傷痛失一位良朋益友,而陳心耕姐妹哀思中不吝惜關懷他人,總是敏銳看到別人的需要,暫時擱下個人的需求,盡力去作並安慰人。其實,我知道那時她處於低潮,同樣也需要有撫慰,卻沒有人問她——妳好嗎?
「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哥後6:10)」陳心耕姐妹經歷人生的轉折,如)今神重塑祂的人生觀、價值觀。褪下所有世俗的稱謂,不再居官職與位階,她沒有沈重的得失心。她選擇成為安寧志工,安靜地關心癌末臨終的病人,透過神的愛與護理知能對病人作靈性關懷,讓病人的心受安慰。
而今,神提升她進入新的服事層面,為她開一條更新更美的道路。我打從心底說:謝謝您!陳心耕姐妹,您的用心與對護理的執著,成為大家的激勵與祝福。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