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79期-2008年6月


從聆聽到沈澱— 回應「基督、護理與我」

作者:李淑婷 房基璇 李敏榕 楊雪梅 杜敏世 潘明珠   發佈時間:2008-06-01
李淑婷
陳心耕姐妹的真誠分享,讓我們重新回頭看護理,重新發現護理有神愛的本質。社區護士有目標數的壓力,臨床護士有評鑑的壓力,但是靜下心來從信仰角度來說,護理工作也讓我們分享了別人的生命,護理的內涵其實有基督的本質。
 
房基璇
陳心耕科長早期在任職衛生署時,她就展現「護理精英」的領導魅力,從容而有智慧地讓「護理人員法」在立法院通過,她的護理眼光更是超越一般人的好幾十倍,20年前在國防醫學院的研習會上,20,她帶領大家前瞻未來護理可行的服務領域,提昇專業的範疇。
她從具影響力的行政職位退下,信主後擔任安寧關懷義工,今天她的一席演講對大家有極大的鼓勵。如果,可行的話,我們邀請她再出來繼續帶領大家,不管是在護理人員的研討會,或是護福皆需要她,盼望她再多給大家一些好的引導,包括靈性照顧的榜樣與教導,或是多在相關的研習中作演講,繼續發揮影響力。
 
李敏榕
我以從事社區護理過來人心情分享,當年做長期照護是非主流思想,然而,陳心耕科長前瞻地擘劃長期照護藍圖,為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預作準備;她當時所主編的「護理薪傳」兼具專業、科學與人文內涵,引領護理趨勢,這些皆令人難忘。我在護理學會編輯五十週年特刊時,曾聯繫她提供相關資料檔案並力邀出席慶祝盛會,她低調地親自送來照片,大度謙和的風範令人懷念、尊敬、動容!
這幾年來她隱藏在基督裏未在護理場合公開露面,上帝重塑她、褓抱她、剛強她、呼召她、差遣她,今天還是「主耶穌的面子最大」,於護福公然見證神的榮耀,並在主愛環繞慈光中宣揚:過去是靠自己,如今她單單倚靠神。
 
楊雪梅
陳心耕科長對家人、病患的用心且饒富創意的照顧方式,和她身心靈性獲得痊癒的過程,值得大家省思!
現在臨床的護理人員忙於處理醫院評鑑的資料文件,留在醫院的時間長卻大部分用於書寫記錄、填表格,相對地,給病人的時間縮短了,這不能盡怪護理人員,護理人員也需要被照顧,所以,當我們因忙碌而漸漸對人冷漠時,懇請聖靈提醒我們不要忘記起初的愛心,不遺忘上帝對每一個人的愛。
 
杜敏世
有時我在所經營的機構發現,護理人員無法給予老人完善的靈性照顧時,我會適當地運用鄰近教會義工的資源,護理人員或許只是協助推輪椅來聚會唱詩歌,或是唸聖經給老奶奶聽,就可以安慰老年人的心靈,因為老人不僅需要吃得營養、休閒娛樂、復健運動,更需要活得有盼望,知道自己日後往生的去處為何,才不會有死亡焦慮。
我是13歲接受福音,我很高興這位大學同學在中年時成為基督徒,現在更是愛主的門徒。而我的父親也在往生前願意打開心門相信耶穌,日後大家可以天堂相聚。生死只是時間早晚而己,所以我覺得很開心,因為天父為每位基督徒預備好了天家!
 
潘明珠
從陳心耕科長的分享得知由於陶藝老師告訴她:「妳的手總是如此的自由,可見妳的心也可以得到自由」,翻轉了她憂鬱無力的生活,重新回轉建立新的自我接納,可見「一句話的力量」有多麼的宏大。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一句鼓勵的話,來關心和影響週遭的護理人員,實質發揮關心護理人員的具體行動。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