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27期-2020年6月


神使我「能夠」

作者:■文/劉盈君 RN,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發佈時間:2020-06-16

         賦能授權( empowerment) 這個概念在護理領域並不陌生,尤其近20年來,受到護理專業的重視。賦權可以說是充權、充能或等同「 enabling;使能夠」。因此賦權是轉折的契機,也會帶來轉化改變。但empowerment不是一個魔法棒,一點就美夢成真,而是一個歷程,在這個歷程中得到自由( freedom) 和權力( power),使你得以做你想做的或穩定住發生在你身上的情況。

 

         信仰的歷程不乏賦權的內涵,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就得先有學習的意願,「願意」通常意味著主動性與謙卑。賦權,我第一個想到的是“身分",身分是賦權的根基。在彼得前書29中說到「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知道自己的身分是使自己能夠有一個與神連結的關係,另一層意義是知道自己被神接納,被接納是賦權過程很重要的開始,不管當下你是怎麼看自己或境況如何。因為從小生長的環境與經歷讓自己是一個低自尊,自我形象很差的人。信主之後並沒有馬上改變,有時候還是會想神創造我可能是不小心有失誤才把我造成這模樣,心中不敢埋怨神卻對自己很自卑。當然信主許多年,對彼得前書這段經文的體會仍然是認知上多於情感上,認知上知道我是被神揀選,是神尊貴的兒女,和被神接納的,但情感上需要透過信仰的經歷來建立。神透過這經歷,改變我對自己的看法,包括破碎我的生命。

 

         相信並知道自己的位份可以讓自己有膽量與勇氣,聖經中一個很感人的歷史是以斯帖王后的故事,以斯帖是猶太人,當時的亞哈隨魯王因原來王后不服王的命令而被廢后,因此以斯帖有機會被選為新的王后。當時被王重用的宰相哈曼因得王的寵愛,王下令要所有臣僕向他跪拜,唯獨猶太人末底改不從,因此種下哈曼想要屠殺猶太人的陰謀。哈曼利用計謀使王下令對境內猶太人進行滅族。以斯帖面對這種情況該如何做?末底改託人告訴以斯帖要去見王,拯救猶太人,剛開始,以斯帖也害怕違背王的命令而被治死。但末底改的一段話提醒她,「 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 」( 斯4:14)。末底改告訴以斯帖,神給她的身分,神會使用並祝福。因此以斯帖頂著被處死的可能,加上三天三夜的禁食禱告,便勇敢的去求見王。王后的身份讓以斯帖在王面前挽回猶太人即將被滅族的命運。這是賦權帶來的轉變,這種不畏的堅定是深知自己是屬神的兒女所帶來的信念,生活中常需要這種不畏的堅定。

 

         以斯帖王后的故事常常鼓勵我,在我需要表明立場或堅持應該做對的事情時的信心,有時真的很難,但值得去試。我記得外公以94歲的高齡過世,在鄉下的傳統文化裡五代同堂是當一件喜喪來辦,兒孫輩都要穿紅色的「喪服」。我跟媽媽和姊妹們要回到鄉下參加喪禮,免不了要「捻香」祭拜。當時心中很擔心要如何面對?怎麼在龐大的家族前,特別是舅舅他們面前不拿香?最簡單的方式是逃避,就說不要回去了, 一切擔心害怕的事就可以不用面對了。但若此,相信也錯過了經歷神認識神的機會,甚至是神的祝福。由於外公是我很親的親人,在與教會姊妹一起禱告後,我先跟媽媽說我會回去,因為我是基督徒不會拿香祭拜,但我可以用跪拜的方式替代。媽媽當下也說不然不要回去了,但後來她說用跪拜也是很尊重的方式,所以我們就決定回去鄉下了。到了舅舅家的外公靈堂前,舅舅馬上點香給我們,媽媽跟我的姐姐、妹妹都拿了香,到我的時候,媽媽說:“她是基督徒,不能拿香,但她可以用跪拜的方式",沒想到舅舅竟然說好。當下真是感到神真的是開路的神。當我願意表達我的身分時,神就開路。接下來當親友團祭拜時,舅舅還特別幫我排在最後一排,因為所有的人都要拈香,因站在最後一排比較不會受到注意,舅舅不僅同意我不拿香還考慮到我的處境,神真的很奇妙。一整天的祭拜喪禮,我不僅參加完也跟親友們一起追念外公。明白身為神兒女的身分時,才知道這身分的寶貴價值。希伯來書416說:「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外公過世大概10多年後,我的母親也在教會受洗。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耶穌身上,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前的深夜,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聖經說耶穌的心極其憂傷難過,幾乎要死,可見上十字架前耶穌的心是很痛苦的,但耶穌仍然去禱告。連續三次的禱告,最後一次耶穌說「 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 太2642)。三次深切的禱告,之後,耶穌的行動是起身迎向來捉拿他的官兵。耶穌知道自己的身分與使命,深切禱告後便起身行動,禱告是行動的先驅者。禱告也是“使能夠"很重要的關鍵, 好像汽車的油,要有油才能啟動。很多時候也許我們遇到很多苦難或困境,似乎覺得禱告也沒有用,但想到耶穌在死前禱告的心情,可以幫助我們仍然要禱告,即使心是多麼的難過或環境是多麼的困難。

 

         賦權的過程不是被動的等待給予,而是主動的尋求並帶出行動。賦權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面向就是得到自由。但自由不是「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的放縱」,真自由反而是要在某些規範下才能顯出自由。誠如在約翰福音832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我是家中第一個基督徒,剛信主時,家中照例每逢重要民俗節日,媽媽就會拜拜,我必須幫忙準備祭拜的東西甚至幫忙燒金紙,一向都會跟著媽媽拿香拜,當時高中生的我不知怎麼拒絕媽媽,若跟她說是教會教導的一定行不通。所以我每每拿著香,心中就默默地跟耶穌禱告說,“神啊你知道我不是在祭拜這個神像,我拿香不是真心的,請你不要處罰我",這樣的情況一直到了上大學,後來慢慢的,自己的信仰也比較成熟且更明白神的心意,也越有膽量跟媽媽說,我不拿香,但我可以幫她準備祭拜東西,擺放祭品與收拾東西,後來漸漸的媽媽知道我受洗了,就也不讓我幫忙了。那個賦權而來的自由是你明白真理後,可以像神祈求智慧怎麼做,然後不畏懼,溫柔堅定地去行。若我當時用聖經的話告訴媽媽說:這是祭鬼的,我不拜;或者跟媽媽說你拜的是鬼沒有用等等,我覺得我還是在用自己的血氣與驕傲在處理事情,更可能引起媽媽的生氣。但神的真理是讓我得以自由的,所以我禱告神,告訴神我面臨這個困難,求神幫助我知道該怎麼做?神不僅知道我的需要也逐漸準備媽媽的心接受。神預備媽媽的心接受,有一個小插曲,是我成為基督徒多年以後,大學畢業已在醫院工作有一次放假回家,和媽媽聊天談到,媽媽說她以前會拿我們家小孩的生辰去算命,有一次她拿去算,算命的跟她說算不出我的,因為我應該是基督徒,所以算不出來。媽媽拿家中孩子生辰去算命的時間大概也是我高中大學時期,媽媽聽完後並沒有告訴我們,但我如今回想這也是神預備媽媽的心的方法,讓媽媽接受我已成為一個基督徒的事實。

 

         在信仰的歷程裡,神“使我能夠(賦權)" 的經驗中,是尊貴的身份—神的兒女,神的話語(真理的教導)與禱告。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