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福南區辦公室成立三週年感恩禮拜-護理專業與基督信仰的關係
作者:主講/鍾信心副教授 記錄/張素珍 發佈時間:2008-06-01
【經文】路5:4-26
呼 召
彼得的榜樣
聖經中(路5:1-9)描述彼得是漁夫-捕魚專)家,有專門技術;但耶穌不是捕魚的專家,由聖經中我們學習到,人的知識和技術其實是有限的。彼得整夜勞累,卻捕不到魚,但順服並聽從夫子的話,再回到船上。我們可以思考以下幾點:
1. 順服:彼得聽從主耶穌基督的話。除了依靠專業,要瞭解專業仍有改善的空間,我們可以試著朝不同領域發展。
2. 魚貨甚多,網險些裂開:耶穌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路5:4)」上帝的恩典滿滿,比我們想像的還多,主用神蹟讓彼得明白順服就蒙福,並且祝福更加添,主以神蹟奇事讓彼得感動,並賜給彼得豐富的魚獲量。專業人員除了按自己的專業工作,更要學習聽神的聲音。
3. 得人如得魚:「得魚」指物資和薪水(路5:10)。
4. 專業不是驕傲,而要謙卑學習,盡性盡力培養自己的能力,現代知識爆炸,資訊無窮盡,護理人員雖然要充實新知,但不能只依靠自己的知識、經驗。「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下網。(路5:5)」要放棄自己的驕傲、經驗,順服上帝,並有使命感,回應神的呼召,與神和好,並得著人(提供全人照顧),做好專職的護理人員,除了要超越專業技能,更要順服神的話,謙卑回轉向上帝(路5:10)。彼得認錯,放棄驕傲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路5:8)」彼得瞭解自己的不完整,他跪下認罪,我們也要承認自己的不足,享受神的恩典,因為恩典是白白得來的。
痲瘋病人的信心
1. 痲瘋病人被社會遺棄,在曠野自生自滅,是完全的弱勢與無依靠。主憐憫他們說:「我肯,你潔淨了吧!」(路5:12-16),這位痲瘋病人相信治癒的能力由上帝而來,他的信心令人感動。
2. 護理人員要有憐憫心,站在病人的立場(同理心),呵護、照顧病人。對窮困的、孤獨的、弱勢、被人看不起的人,都要伸出援手幫忙。
3. 護理人員照顧病人身體,但物質的滿足有限。照顧應該包括心理,滿足心理的需求,全人照顧還要有靈性照顧,有心靈的平安才能真正的跟從主。
4. 大家要找耶穌,主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路5:15-16),因耶穌也需要休息。護理人員要有安靜時間,重整體力和能力,除了魂與體的休息,也要依靠聖靈的力量,不要獨自耗盡所有力量。
專 業
醫治癱子
癱子無法自行進入會堂,依靠四位朋友的愛和熱心幫忙,將他由天花板下縋到會堂,才能看到主耶穌,「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路5:20)」癱子得以享受全人的照顧和醫治(路5:17-26),自己走出去。主耶穌在),,法利賽人面前行了這樣的醫治,是多麼令人驚喜的事,也讓法利賽人認識到主的大能。此故事告訴我們:
1. 團隊服事的重要,藉由團隊將人帶到主面前。
2. 有信心、愛心、智慧,遇見困難要突破,同心協力,使疾病得以完整治癒。
3. 團隊成員有受苦的心,承擔共同的責任以完成對朋友的託付和幫忙。
總 結
本章節經文提醒護理人員要有:
1.使命感:有委身的決心,獻上全人(身、心、靈)在主面前,為主所用。
2.憐憫心:回應神的旨意,照顧路倒患者、愛滋病人及街友⋯等弱勢民眾。
3.團隊合作:以團隊合作模式共同完成照顧病人的使命,在工作及服事上合作很重要,有共同信仰的團契生活是何等的美好,可享受相同的祝福。
4.心裡有受苦的準備:主耶穌沒有罪,卻替我們承擔苦難,化解衝突、暴力和怨恨,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也能分擔重擔,使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喜樂與和平。